當了一年多“全職兒女”,我不覺得自己在啃老
我的日常工作內容就是做午飯和晚飯、晾衣服、教我弟弟寫作業。
我做全職女兒其實是無奈的選擇,實在找不到好工作,自己又嚴重精神內耗。相比起來,我在家能更加讓我的精神狀態好一些。
親戚跟我媽說,讓我讀大學是不是白讀了,就是回來做菜、干家務?
我對啃老的定義,是消耗父母的心思,還花費父母的大量錢財。我沒有。
責任編輯:何海寧
聽見南腔北調的真故事,遇見南來北往的社會人,南方周末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歡迎收聽南周播客《社會人》。
最近,全職兒女的話題引發熱議。在豆瓣上,有3962個成員在“全職兒女交流中心”的小組里,分享著他們的日常。網上對全職兒女這一現象亦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新型的啃老;也有人認為,這是新的脫產生活方式——寄居在父母家,通過付出一定的勞動,換取經濟支持。
本期的嘉賓小楊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審計專業。她曾向往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大學期間,每周上完課,她就直奔學校對面的輕軌站,到廣州實習或游玩。小楊曾創業做電商,也從事過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在一年多前回家當了全職兒女。她的日常工作從淘寶上新和運營抖音,變為做飯和輔導弟弟做作業。她在抖音上分享作為全職兒女的視頻,最高獲得了12.6萬個點贊。
小楊將與我們分享回家當全職兒女的原因和感受,我們希望通過還原小楊的生活體驗,回應網絡上的相關爭議問題。
本期嘉賓
小楊:曾做電商和新媒體運營,目前是全職兒女。
剪輯:王冠杰
推廣運營:廖志純、王冠杰、趙雯儀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