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花34億治理金水河,為何引發如此大的關切?丨快評
公共工程是政府資助或政府直接從事的各項建設,所需資金無論是來自直接財政預算還是以各種手段融資,其成本的最終承擔者都是全體納稅人。公眾不僅有權監督公共工程的支出用度,也有權利評議公共工程本身的合理性,評估公共工程的具體方案。類似金水河整治這樣的大型工程,當地政府理應尊重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與參與權,方能經得起后續的種種檢驗。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金水河“河道干掛大理石”一事引發關注。7月6日,社交媒體上流傳信息稱,鄭州投入34億元,給金水河22公里河道掛大理石磚,被網友調侃為“花34億給河道貼瓷磚”。昂貴的石材,先進的施工工藝,天文數字的金額,種種元素讓這則消息很快上了熱搜。
輿情發酵之下,鄭州市城建局7月10日通報了相關情況:34.02億是整個金水河整治工程的總投資,其中掛貼石材的河道長度約10.8公里,占整治總長度大約一半,掛貼石材位于人行步道外側,總面積約2.68萬平方米,總造價約650萬元,占總投資的0.2%。石材也是花崗巖,而非網傳的大理石;石材掛貼在人行步道一側的護岸樁擋墻上,不是在網傳的河道里。
通報稱,金水河綜合整治工程主要是為了解決金水河行洪排澇能力不足、服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