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冰箱的宋代,古人是怎么吃上冰鎮水果的?
汴京街頭,販賣水果的商販會用冰塊來給水果保鮮:是月巷陌路口、橋門市井,皆賣芥辣瓜兒、義塘甜瓜、衛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鵝梨……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古人如何吃冰鎮水果。
責任編輯:梁欣婷
(IC photo / 圖)
你也許會說,水果無非是尋常之物,吃了似乎也不需要大書特書。對的,不過如果宋人吃的是冰鎮水果呢?
冰鎮水果
六月的開封,“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這個時節的杭州也是如此,“湖中畫舫,俱艤堤邊,納涼避暑,恣眠柳影,飽挹荷香,散發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圍棋而垂釣,游情寓意,不一而足”。所謂“浮瓜沉李”,就是用冰水來浸瓜果,使其冰涼后再吃。真會享受的宋朝人。
唐宋時候的人夏天吃櫻桃,還喜歡將櫻桃裝在碗里,然后淋上冰鎮過的蔗漿、奶酪,就跟我們現在吃水果沙拉差不多。唐朝詩人韓偓有一首《櫻桃詩》這么說:“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闭f的便是這種吃法。還有一首宋詩寫道:“房青子碧甘剝鮮,藕白條翠冰堆盆?!闭f的也是夏季吃冰鎮果子的愜意事。
“冰盆浸果”的生活細節,還被宋人畫入他們的畫作中。但你得夠細心,才能夠發現這些細節。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套傳為南宋劉松年的《十八學士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