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無條件地追求生命意義,是對遼闊日常生活的蔑視

責任編輯:周建平

根據米蘭·昆德拉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改編的電影《布拉格之戀》(資料圖片/圖)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1日,作家米蘭·昆德拉在法國巴黎去世。

昆德拉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他的一生都好像在用紙筆起舞,和國家、和制度開玩笑。

“剛聽說消息時,還是有些惆悵,雖然是意料中的事,他畢竟已經到了94歲的高齡。但這個世上又少了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曾經給我們帶來思想啟發的作家?!睂W者景凱旋說。他常年研究東歐文學和思想,翻譯過三部昆德拉的作品,過去十多年持續在多家媒體發表關于東歐文學、思想的深度文章,其中許多與昆德拉有關?!拔业牡谝粋€感覺是一個時代結束了,正如昆德拉說過的,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p>

1986年,景凱旋翻譯了《為了告別的聚會》。后來這本書出了法語譯本,叫《告別圓舞曲》。1980年代后期《為了告別的聚會》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被引入國內,是東歐文學譯介的佳話。此后二十余年,中文世界盛行昆德拉熱。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圓舞曲一樣的結構,幾個章節,人物在其中輕快地穿梭。

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玩笑》1967年出版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迅速大獲成功。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部政治小說,昆德拉本人說這是一部愛情小說。它是關于路德維克和露茜跨越15年的情感糾纏,這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青年學生路德維克在給朋友的明信片上寫了幾句玩笑話,因此被開除出黨,到礦井做苦役。15年后,他想報復當年整他的人,卻發現對方早已適應時代的新變化。

2010年11月30日,法國巴黎,米蘭·昆德拉(后排中間)參加了法國哲學家貝爾納-亨利·列維的書評《游戲規則》出版20周年活動 (視覺中國/圖)

昆德拉的最后一本小說《慶祝無意義》于2013年出版,次年中文版被引入中國。那時昆德拉已經完全走向懷疑、解構、虛無。這是一部碎片式的、瘋癲的舞臺劇式的作品。阿蘭、拉蒙、夏爾、凱列班四個朋友輪流登場,他們鬧哄哄,忙糟糟,笑作一團;時間過得飛快,死了的人消失在虛無中,還留在記憶里的人變成了木偶。最后好像什么都沒有意義?!盁o意義,我的朋友,這是生存的本質。它到處、永遠跟我們形影不離。甚至出現在無人可以看見它的地方:在恐怖時,在血腥斗爭時,在大苦大難時。這經常需要勇氣在慘烈的條件下把它認出來,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認出來,還應該愛它——這個無意義,應該學習去愛它?!崩サ吕瓕懙?。

昆德拉是一個流亡者。但他說自己是普通的作家。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了《笑忘錄》,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遭入侵為背景,分為七個章節,像圓舞曲一樣寫了布拉格不同階層的知識分子的生活,談論他們的愛情,以及他們對記憶和遺忘的態度。在這本書出版后,昆德拉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收回了國籍。1981年,昆德拉成為法國公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