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行業潛規則】眾專家指“注水肉”潛規則“圖財致病”

“注水肉”里,可能添加了阿托品、礬水、鹵水、工業色素和防腐劑等。注水使肉品易腐敗變質,產生細菌毒素,使人生病,并破壞肉品的營養,還可能傳播動物疫情。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周明太

“注水肉”潛規則在國內至少已盛行24年而難以根治。

更可怕的是“注水肉”不為大眾所知的毒性。眾多肉類專家指出,“注水肉”危害并不比“瘦肉精”低,全國政協委員也在今年的提案中痛批“注水肉”。

對這樣一個頑固到讓人麻木的潛規則,消費者能如之奈何?

2009年2月18日,廣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放倒70人,不少人聞“瘦肉精”色變。然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總工馮平卻指出,“注水肉”其實更是盛行已久的潛規則,危害遠超“瘦肉精”。

在“注水肉”里,可能添加了阿托品、礬水、鹵水、工業色素和防腐劑等。注水使肉品易腐敗變質,產生細菌毒素,使人生病,并破壞肉品的營養,還可能傳播動物疫情。

針對“注水肉”這一潛規則的危害,南方周末記者請數位權威專家進行“會診”。

豬肉“注水”24年不絕

消費者幾乎已為之麻木的“注水肉”問題,至少已經存在24年。

南方周末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國內較早的“注水肉”出現在廣州。這和廣州在國內較早廢除生豬統購統銷(牛、羊等畜禽與之一致),放開生豬購銷市場有關。

廣州一管理機構的資深人士介紹,1985年廣州放開生豬購銷市場后,出現了兩千多個屠宰廠,不法分子為牟利,就在豬、牛待宰前往其胃強灌大量水,增加毛重;或屠宰后往心臟里強注大量水,水分通過微細血管迅速擴散到肉體,增加凈重;或將肉塊浸泡在水里,以水冒充肉的重量,使水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