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丈夫到25名幼兒,她為何敢于先后兩次投毒?丨快評
建立更為嚴格的從業禁止制度與背景調查制度,對于這類兒童扎堆的行業而言就更顯迫切。從業禁止制度屬于“事后處理”,可將這些已有前科的惡魔逐出兒童的樂園,禁止他們進入更容易實施犯罪的場景;背景調查制度則稱得上是“事先預防”,盡量更為全面深刻地認識一個人的個人/家庭情況、心理狀態、職業經歷、社交媒體發言,盡最大可能屏蔽掉那些心存惡念的潛在犯罪者。
責任編輯:陳斌
震驚全國的“河南焦作幼兒園投毒案”終于塵埃落定。焦作市中級法院發布的公告顯示,犯罪嫌疑人王云構成故意傷害罪、投放危險物質罪,已于2023年7月13日被執行死刑。
王云先后兩次投毒,用的都是亞硝酸鈉。2017年2月19日,王云曾將從網上購買的亞硝酸鈉投入丈夫的水杯中,致后者中毒住院;2019年3月27日,時任焦作市解放區“萌萌學前教育”幼兒園小班老師的王云將亞硝酸鈉投入中班學生加餐飯盆中,導致25名幼兒中毒,也釀就了 1人死亡、21人輕傷、2人輕微傷的后果。
這一案情引發了輿論的特殊關注。不少網友都認為,既然王云早在案發的兩年之前就已經有過投毒前科,那么為何當時沒有被立案指控?如果當時就將王云立案、抓捕、判刑,那么又何至于兩年后再度投毒,讓這么多幼兒成為受害者?
從一審的情況來看,當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