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個稻子、種個菜,算勞動教育嗎?”:下鄉一周33年
與四年前相比,勞動教育獲獎項目的比例明顯提高。2018年獲獎的有452個項目,涉及勞動教育的項目僅有1個。
“這些高大上的植物種在這里,孩子們可能一學期都沒有來過一次。成本至少上百萬,作用如何卻很難說?!弊箬f。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3年4月26日,河北省邢臺市某小學,學生在農耕課堂上學習種菜。
2023年5月15日,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名單出爐。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基礎教育獲獎的570個項目中,有15個項目涉及勞動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每四年評選一次,與四年前相比,勞動教育獲獎項目的比例明顯提高。2018年獲獎的有452個項目,涉及勞動教育的項目僅有1個。
2018年是本輪勞動教育發展的起點。當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提出,把勞動教育納入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到了2020年3月,《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印發,意見要求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再次對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關鍵環節和評價做出細致規定。此后,勞動教育開始逐步落地。
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15個涉及勞動教育的項目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等不同類型課程,其中針對小學階段的項目占比過半。值得一提的是,獲獎名單中還有針對特殊兒童的勞動教育課程——西藏那曲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基于生存能力提升的西藏特殊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探索”項目。
有意思的是,勞動教育全面落地是近兩三年的事,但名單中獲得二等獎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勞動教育課程已經有33年歷史。根據公開資料,這是開設勞動教育課時間最長的學校之一。
每個學生去一次農村
華附的獲獎項目是高中部的勞動教育課。2023年3月5日,因疫情推遲半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