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揭示地球內核的精細“紋理”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分析地震波發現,地球最核心部位的固體內核不是一個質地均勻的金屬球,它有著復雜精細的內部結構,記錄著地核的形成和演化過程。

在薄薄的地殼和近三千千米厚的地幔之下,是主要由鐵和鎳組成的地核,分為液體外核和固體內核兩個部分。這項由美國猶他大學等機構進行的研究顯示,地球內核質地并不均勻,而更像多種材質編成的織毯,遍布著尺寸小于10千米的異質“紋理”,這種不均勻性在內核表面以下500至800千米的區域中格外明顯。

高頻地震波穿透地核時,會受內核結構的影響發生散射。研究團隊利用2455次5.7級以上地震的數據,根據地震波散射強度繪制出地球內核的三維結構圖,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研究人員說,新模型將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地球內核的歷史,以及地球生命的重要保護傘——地球磁場的產生和演變。地球內核直徑約2442千米,只占地球總體積的不到1%,但對地球磁場的存在至關重要。

地球誕生于幼年太陽周圍的塵埃盤中,物質團塊撞擊釋放的能量使新生的地球處于熔融狀態,密度較大的金屬下沉形成地核。液態外核不斷流動,內核部分則在高壓下成為固體,正是這種結構使地球擁有較強的磁場,保護生命免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等帶電粒子流的傷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