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農民在‘一頭雞’中實現致富夢”
7月13日上午,光澤縣十里鋪村村辦企業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9部車輛準時出發前往長樂市,運輸圣農集團采購的豆油。臨行前,十里鋪村村支書傅存軍對駕駛員進行安全叮囑教育。
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圣農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提供500萬元啟動資金,協助十里鋪村創建起來的。圣農集團還與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簽訂長期運輸合同,承接原來由社會車輛承包的豆油運輸業務。
作為亞洲最大的白羽肉雞全產業鏈企業,圣農集團一直在思考: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如何通過“一只雞”聯農帶農,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圣農集團的策略是:讓產業鏈有機嵌入“振興鏈”,讓農村與農民深度參與到產業鏈中來。具體的抓手,是協助鄉村興辦企業。
當年,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又投資1300萬元新建“鄉村振興工廠”---光澤縣雞腸加工廠,由中坊村承包加工。
經過一年運作,效果不俗。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安排50多名光澤及周邊縣農民就業,十里鋪村村財收入突破200萬元。光澤縣雞腸加工廠安排當地100多名農民就業,中坊村村財收入達100多萬元。同時,不少長期在外的光澤籍農民工紛紛回歸,回鄉就業、創業,理由是:在家有班上,看到鄉村振興的曙光,何必走他鄉。長期在上海經營服裝生意的十里鋪村村民傅存軍看到村里的巨變后,堅定地舉家回鄉,當年他成功競選當上村主任。
這時候,圣農集團又有了新的計劃。
“白羽肉雞養殖、加工,食品生產,產業鏈很長,產品加工、豆粕運輸、輔材生產數量龐大,單靠一個村無法完成任務?!笔マr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說,2019年,集團依托黨建引領,和鄉鎮黨委一起向組織力要生產力,指導整鄉、整鎮甚至跨鄉、跨鎮圍繞白羽肉雞產業鏈聯辦企業。
在光澤縣鸞鳳鄉,12個建制村在圣農集團的幫扶下,創辦了3家物流企業,3家企業聯合組建物流園黨支部,開展聯學聯建聯幫活動。企業在完成圣農集團豆油、豆粕、雞肉凍品運輸任務的基礎上,對外開拓新市場。2022年,12個村中,村集體增收最少的村收入超過15萬元,增收最多的村收入超過200萬元。
2021年,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提供1450萬元啟動資金,組織光澤縣止馬鎮10個建制村通過土地資源、閑置資產、可用資金等方式入股,共同建成新振肉制品一廠。集團負責提供原料、技術培訓,派駐管理人員常駐協助組織生產,統一回收銷售。當年每個“股東村”村財增收超過15萬元,隨著今年年初新振肉制品二廠投產、三廠開工建設,今年每個“股東村”村財增收有望突破30萬元,明年新振肉制品三廠投產后,每個“股東村”村財增收將突破50萬元。
黨建具體到鄉村,產業振興了,農民富裕了,還給鄉村治理提升注入無限活力,讓鄉村五大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有了新引擎。
圣農集團和光澤縣止馬鎮10個村支部不僅在經濟上聯合,還聯心開展黨建、綜治、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增強農民的凝聚力。雙方搭建“聯興公社”平臺,作為圣農集團和各村黨支部聯合發展的議事點、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集中點、社會治理的輻射點。有了“聯興公社”,各個村積極支持圣農集團征地建廠房(養殖場)、招工工作,集團生產基地周邊和止馬鎮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說,圣農集團通過與鄉村黨組織聯建,促成產業鏈共建,既助力村集體增收、農民致富,又擴大了企業生產規模,增加勞動力,實現多方共贏。
目前,圣農集團已經累計投入超過7000萬元鄉村振興啟動資金,組團式帶動光澤縣7個鄉(鎮)86個建制村、浦城縣3個鄉鎮3個建制村、資溪縣1個鎮10個建制村實現村財增收,惠及18萬農民。
“鄉村要跟著圣農辦工廠、服務圣農保生產、跳出圣農再發展,讓更多農民在‘一頭雞’中實現致富夢”。談起鄉村振興,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傅光明說,圣農集團采取“短期幫扶、長期轉向助跑”模式,“輸血”、“造血”雙管齊下,引導各個建制村深挖鄉賢資源謀“致富新路”。
鄉村有了產業鏈,吸引越來越多的鄉賢歸來。
不久前,光澤縣李坊鄉旅游休閑小鎮一期項目順利建成。該項目由圣農集團提供啟動資金,當地鄉賢帶著經驗、資金、技術返鄉參與投資開發。目前,項目已完成千畝梨園、萬畝茶山升級改造以及18棟民居立面改造,新建12個特色庭院和2棟民宿,打造出集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梨園春色生態民宿群。
立農村,辦企業,干農業,帶農民。40年來,圣農集團在福建省光澤縣、浦城縣、政和縣、武夷新區,江西省資溪縣,甘肅省鎮原縣300多個建制村新建工廠、養殖場。其中,圣農集團總部所在的光澤縣,每3個勞動力,就有一個在圣農上班;圣農集團幫扶的12個鄉村振興工廠,為2000多名農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農民在集團或鄉村振興工廠上班,年平均收入達6萬元。
得益于一只肉雞帶來的聯農帶農效應,農民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在助力鄉村參與產業鏈的同時,圣農集團還引導幫扶村完善分配制度,把村財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村民民生福祉。
作為當地共同富裕示范村,十里鋪村全體農民的子女教育、醫療、養老、改善居住條件費用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村里每年還出資25萬元為農民購買商業保險,實現大病有保障,自費部分村里全額報銷。此外,過去的兩年,全村共發放70萬元助學金;去年,發放養老金24萬元,受益農民109位。
企村共同擘畫,“三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綜合體初見雛形,即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農村農民融合以及企農融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振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農民們正在闊步走向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