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簡化的魯迅,被簡化的教育
那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有抗爭也有絕望的“文體家”魯迅,就被語文課本簡化成了插頁的一幅怒目肖像,注釋中的各種頭銜,以及幾排主旨了。
責任編輯:蔡軍劍
“教改,我最想說”系列談之四
中學生語文最怕三樣,作文古文周樹人。”高一學《吶喊·自序》前,老師悠悠說道。
追溯起“怕”的歷史,真是挺久遠的。魯迅是語文課本里的???。很難想象自己小學上《少年閏土》時怎能讀到麻木與剝削,初中學《社戲》、《風波》、《故鄉》動輒扯到改革或是封建殘余一類宏大字眼是多么地不知所云,也只得暫時乖乖把“主旨”寫在課題下面,算是學過。直到剛過去的寒假,自己摸索著讀了魯迅先生的部分作品,才自以為丟開課本的影響,能逼近魯迅些了。
不想開學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