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殺》:讓獵艷者身敗名裂
在“捕殺”之類手段的保護下,韋恩斯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逃脫了裁決,繼續作惡、恃強凌弱,成全或毀掉別人的職業生涯。
男人占據幾乎所有重要位置,少數實在了不起的女性作為典范,散布在漫長的歷史時空里。只要有最基本的同理心,就應當承認這種不公平。
責任編輯:李慕琰
電影《她說》根據同名非虛構書籍改編,講述了《紐約時報》兩位調查記者朱迪·坎特和梅根·圖伊如何揭露韋恩斯坦性侵丑聞的艱難過程。
《捕殺:保護獵艷者的謊言、監視與陰謀》像一部關于性侵、狡辯和厭女的百科全書,讀起來令人窒息。這本非虛構作品有勉強令人欣慰的結局,作者羅南·法羅講述了新聞業如何(毫不夸張地說)前仆后繼,令作惡數十年的好萊塢大亨哈維·韋恩斯坦轟然倒塌。各方人士一起幫助受侵犯的女性爭取到一丁點公正,給未來的影視從業者提供了略微安全的工作環境。
法羅供職全美廣播公司(NBC)期間就開始調查韋恩斯坦,節目素材充分、符合播出標準,卻無法播出。在法羅眼中,面對揭露朋友惡行的節目,上級慎重得超乎尋常,也顯得左支右絀。后來法羅的作品刊登于《紐約客》雜志,與《紐約時報》的同題調查一同揭露了這樁廣為人知的丑聞。
2017年10月,兩家媒體相隔幾天發稿,其他媒體繼續跟進,韋恩斯坦的處境急轉直下。好萊塢和NBC都陷入莫大的惶恐,它們以沉默助長了長期的惡行。
《紐約時報》的兩位調查記者朱迪·坎特和梅根·圖伊寫出《她說》(She Said: Breaking the Sexual Harassment Story That Helped Ignite a Movement),追溯艱難的工作過程,書已經改編為電影。這本書像新聞業務的參考書,也像為人處世的參考書,譬如韋恩斯坦的說客提及的——“即使男人已經覺得這是兩廂情愿,為什么女人不覺得”。
兩家紐約媒體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一并完成了前輩記者的未竟事業,交叉閱讀兩本書更可以了解報道進程和韋恩斯坦的滔天權勢。法羅在《捕殺》后半段還寫到NBC內部可怕的性別觀念,媒體本應注重公正,卻與韋恩斯坦一道逼迫女性蒙受不公正對待。
法羅是影星米亞·法羅和導演伍迪·艾倫的兒子,他公開支持姐姐迪倫·法羅對伍迪·艾倫的性侵指控。迪倫這次為羅南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經驗之談,而他悲傷地回憶,自己曾意氣用事地責怪迪倫又一次提起與性侵有關的家庭舊事。
生于明星家庭的法羅很早就陷入流言蜚語,坊間傳聞他的生父其實是米亞·法羅的前夫、歌星弗蘭克·辛納特拉。他不堪其擾,最后只好當笑話看待。親耳聽聞眾多證言,他才真正知道姐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