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師一路話,勝讀十年書:陪侍姜亮夫先生散步記聞

先生嘗謂:“余生平多侘傺無聊,唯師事大儒近十人,同門足當一時之彥者,亦數十人。行萬里路,交接通人,亦往往稱莫逆?!倍趲熭呏?,聽先生回憶最多的則是王靜安與章太炎二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晚年姜亮夫(1902-1995)。 (資料圖/圖)

1979年9月,杭州大學舉辦以姜亮夫先生為導師的楚辭進修班時,姜先生已78歲。所以楚辭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學員們每天晚飯后都要輪流陪姜先生散步一小時,路線就是由杭大到黃龍洞一個來回。這對姜先生來說,是一種身心的放松;而對學員們來說,則又增加了一重受教的機會。因為姜先生是邊走邊聊的,而所聊的話題,既有姜先生對自身經歷的回顧,也有對學界掌故的漫談,更有對一些學術前沿問題的點撥。所以每陪先生散步一小時,學員們都有勝讀十年書之感。

我在楚辭班中是年齡較小的,又是班委,所以陪先生散步的次數相對較頻,而接聞于先生的言語也就多些。這些談話的內容多是課堂上沒有講過的,而有些話語歷四十余年,至今仍留在我的記憶中。茲就記憶所及,撮其要者,為文以記之。

海寧王先生碑銘。 (資料圖/圖)

自身經歷與師友情誼

先生說他年輕時只想當一個詩人或詞人,共寫了四百多首詩詞。在成都高等師范時,曾拿給林山腴(思進)老師看,林老師認為他才氣不足,不適宜搞文學創作。入清華國學院后,又拿給王靜安、梁任公二位先生看,他們也認為他搞詩詞創作不會有大的成就,主要是“理障”。于是他便痛下決心,將小集子一把火燒了,而轉依王靜安先生指導,從事文獻研究,并以《詩騷聯綿字考》作為畢業論文。這令我記起先生在上課時曾說過的一段話。他說:“做學問人人都可以搞,才氣高的,可以從文學的角度搞;才氣一般的,可以從義理、考據、訓詁方面去搞。只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必有所成?!痹瓉磉@正是先生的經驗之談,同時也是他的夫子自道。

先生嘗謂:“余生平多侘傺無聊,唯師事大儒近十人,同門足當一時之彥者,亦數十人。行萬里路,交接通人,亦往往稱莫逆?!保ā稁熡研抡Z》)而在師輩中,聽先生回憶最多的則是王靜安與章太炎二師。

先生說,王先生的學問之所以能出乎同儕之上,與他先進的治學方法是分不開的。他曾親見王先生讀過的德文版《資本論》,并在書上用各種顏色做了許多標記。他說,在中國,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如此認真讀過《資本論》的,唯王靜安先生一人而已。而《資本論》對材料的精心抉別以及論析方法的細密與犀利曾為王先生所借鑒,亦應是很自然的事情。

先生還說,王先生雖然不善交際,看起來不好接近,實際上對學生是很好的。他還記得一次去王先生那里請教,回來晚了,王先生知他近視,遂命家人點上燈籠,跟他一起送自己回去,直送到大禮堂后的流水橋,見路好走了才返回。這件事令先生終生難忘。當時清華國學研究院每周六晚有一個師生“同樂會”,王先生有時也會參加?!巴瑯窌鄙?,梁任公表演的是背誦《桃花扇》中的《余韻》一出,趙元任表演的是全國旅行途中各地所講的方言,而王先生表演的則是背誦《兩京賦》。那超常的記憶力,令學生們全都為之震驚。陳寅恪先生雖然在“同樂會”上沒有表演過節目,但平常愛講笑話,尤喜對對子。姜先生還記得他們剛入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