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船長”胡錦濤的中國道路
他需要改造當前的政治道德,彌合社會價值觀的分裂,刷新中國人的精神天空。改造中國數千年文化傳統累積的幽暗的價值體系,形成與現代文明大國相配的國家價值觀,這或許是他和他的繼任者同樣要面對的更為長遠的工作.....
責任編輯:鄧科 助理編輯 陳軍吉
他需要改造當前的政治道德,彌合社會價值觀的分裂,刷新中國人的精神天空。長期以來,中國官方話語和民間言論分歧,公開表達和私下非議相異,言語與行動背離。改造中國數千年文化傳統累積的幽暗的價值體系,形成與現代文明大國相配的國家價值觀,這或許是他和他的繼任者同樣要面對的更為長遠的工作。
一艘13億乘客的船
“我是來給廣東人民打氣、鼓勁的。”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兩會”廣東代表團鄭重說道。
幾個月來,廣東深受經濟危機影響,關鍵時刻最高層的過問和關注,在當下中國具有特殊意味,因此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用了“倍感溫暖”加以形容。
這是2009年的春天,金融危機的寒風仍在肆虐,兩會在此背景中召開,這也是胡錦濤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67歲的胡錦濤,自2003年任國家主席以來,挑戰不斷,從當年的SARS到去年的四川大地震,再到去年底的國際金融危機。邁過了改革開放30年門檻的中國,未來何去何從,面臨著艱難而關鍵的抉擇。
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六位國家主席,上任至今,剛好是第六年。
作為船長,胡錦濤需要帶著有13億乘客的中國之船趟過險惡之途,駛向陽光航道,其擔子之沉重不難想象。
面對金融海嘯,他和他的同事們以前所未有的靈活,出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本次人代會,即將通過新中國成立60年來最大的政府支出預算。
幾個月來,“擴內需”成為全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