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破了豬周期?一場博弈與共謀
在城鎮化、老齡化水平不斷加深的趨勢下,肉制品消費總量穩中有降。
頭部豬企抗風險能力強,更能承受虧損,拉長低價期將加速中小養殖戶出清,有助于自己占領市場。
責任編輯:馮葉
河北邯鄲雞澤縣,村民在樹林里散養的巴馬香豬。
近期,A股上市豬企相繼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虧損情況較為普遍,連“豬茅”牧原股份(002714.SZ)也預虧25.5億-32.5億元。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近8個月豬價整體呈下跌態勢,價格從2022年高點的27.66元/公斤跌至目前14.19元/公斤,跌幅近50%。
“按照最新數據,自繁自養生豬虧損338元/頭,外購仔豬養殖虧損408元/頭?!卑褶r業產投合伙人劉曉東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業內養殖成本最低的牧原,也已打破盈虧平衡線,目前行業處于深度虧損。
2023年6月,牧原披露公司完全養殖成本為14.9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