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AIGC法規出臺,93天里監管思路轉彎丨科創要聞
責任編輯:黃金萍
7月1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廣電總局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全球第一個全面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立法文件,該辦法共24條,將于2023年8月15日起正式施行。
2023年是AIGC元年,在這個全新的計算機生態中,中國企業迅速跟進。自3月16日百度推出中國首款大模型“文心一言”后,接下來4月,幾乎每天都有新產品發布,或出自傳統互聯網大廠,或出自投身AI的創業者。
政府監管也在適時而動,4月11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發布,其中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安全的要求占據了較大的篇幅,這些要求被以法定義務的形式施加給企業,但其中有些要求甚至挑戰了AIGC的技術邏輯。
93天后,《辦法》正式出臺,相比征求意見稿,《辦法》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表現出了明顯的支持,并且提出了支持這一產業蓬勃發展的具體實踐方法。對比征求意見稿和最終出臺的《辦法》,我們能清晰地看到政策的幾個指向:
1. 引導投向企業應用
《辦法》精準調整了適用范圍,如果基礎模型不直接向公眾(C端)提供服務,僅僅向垂直領域的B端提供服務,如生物醫藥研發、工業建模設計等,則并不落入其監管范圍。
同時管理辦法明確指出“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還指出“對生成式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