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訪談】中國教育,從娃娃抓起不如從父母抓起——對話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什么是教育素養?教育素養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選擇,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樂的權利……我們正嘗試建立了新父母學校,努力探索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道路。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周明太
什么是教育素養?教育素養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選擇,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樂的權利……我們正嘗試建立了新父母學校,努力探索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道路。
“過早文理分科,對知識和智力的危害顯而易見”
朱永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在制定中。這個綱要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我認為應該是重建全民教育素養,讓全社會知道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
南方周末:這話題很新鮮。你是怎么想到的?
朱永新:我是從這次文理分科的討論中想到的,這次討論實際上是我挑起的題,幾年前我就講過(高中)文理分科(應取消),但沒有像這次這么熱,甚至教育部規劃綱要都把這個主張放了進去。
南方周末:但是爭論很大。
朱永新:它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任何一個有基本教育素養的人,都不會把它看作一個問題 。過早文理分科對知識和智力的危害顯而易見。
南方周末:但是大家擔心加重孩子的負擔,他們現在已經夠累了。
朱永新:我們的家長為什么不動腦筋想想,文理不分科不一定都是做加法,還可以做減法嘛,取消文理分科之后,考試方法也要配套改革,我不需要九門都考,可能只有兩門必考,其他課程可以用選修的方式解決。
再一個解決學習負擔的辦法就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