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禁入區”愈發普遍,不生孩子的韓國人得了厭童癥?
韓國的一次民意調查發現,高達73%的民眾都表示設立兒童禁入區是可以接受的;只有18%表示明確反對。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韓國為什么流行“兒童禁入區”。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近日,在韓國首爾的一間咖啡館外面張貼著一張標簽,注明了四個禁止:禁止寵物、禁止吸煙、禁止外帶食物,還有一個則是:禁止兒童——是的,兒童成為了不受咖啡館歡迎的人。
近年來,韓國越來越多商鋪設立兒童禁入區,以確保成年人有個不受干擾的環境。而“兒童禁入區”從十多年前的剛出現,到如今已逐漸變成了一種流行。
兒童禁入區背后的心理圖譜
首先,這里有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韓國為什么越來越多兒童禁入區?這顯然與成年人不太愿意在某些場合和兒童待在一起有關。
其實,韓國人對熊孩子淘氣的厭惡,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12年時,發生了一件被社會廣泛關注的燙傷事件。事發于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書店的餐廳用餐,其間孩子撞到了一位女子手中的熱湯,導致女子手部和孩子的臉均被燙傷。
起初,人們認為是大人故意將熱湯倒在孩子臉上,引發了公眾的憤怒。后來,通過監控才發現,真實的情況是孩子在餐廳四處亂竄,先撞上了角落的一名女子,又轉頭撞上端有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