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少女”的飲食習慣里,是老臺北的人情

這些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以飲食經驗為主軸、家族記憶為伏流,從廚房小物到人間菜場,從粥面粉飯到茶與茶食,象征老臺北和舊時生活方式的情懷,“之所以會觸動一些人,很可能是因為這個東西已經不存在了,已經在慢慢消逝中”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大稻埕慈圣宮前的小吃聚落(《小日子》提供 YC Chen/圖)

洪愛珠

作家,1983年生,新北市五股人,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代表作《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于2023年在大陸出版。

難戒的是人情

一臺iPhone7,洪愛珠用到2023年,要不是內存告急、無法繼續記錄幼女成長,她大概還會“落伍”地用下去??此奈淖?,講述者白發蒼蒼、將回憶娓娓道來的形象躍然紙上,怎么也想不到寫下它們的人不過40歲,而且還從事設計行業。時下流行的“老派”一詞用在她身上,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成分。后來再聽說她那番自白——“我很小就知道自己不合時宜,青少女時期也沒有光鮮亮麗過,我就喜歡老人跟舊舊的東西”,就明白真是肺腑之言了。

家住新北市,每月驅車半小時,必要光臨的不是時髦商場,而是茶葉、干貨、中藥的南北鋪集散地大稻埕;新款限量包很難引起她的注意,她一心牽掛的,只有慣常去的店家是否還營業(要是看到門口突然貼了告示,心里都要嚇一跳)、宜蘭的花生到沒到貨、香菇的季節有沒有錯過、哪攤栗子最香糯……

在倫敦藝術大學留學時,她愿意花一兩個小時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享受不被“效率”捆綁的生活?;嘏_灣后,雖然清楚這里比起香港、上海、東京等地已算不上節奏飛快,但仍常常感到“跟不上”。她不明白,“為什么臺灣人這么這么這么倚賴方便的文明?我是很老派的人,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有一點麻煩也無所謂?!?/p>

讓許多產婦覺得輕松省事的月子中心她待得難受。數年前,洪愛珠的母親因病去世,得不到娘家照顧,她只好不情不愿地入住。其間一再感念“臺灣人坐月子有一個很經典的菜叫麻油雞酒,通常是用酒煮麻油爆香老姜。我覺得這里頭有很多古老的智慧以及家庭的關懷,以前甚至還會有為了產婦想盡辦法買特別好的麻油、在媳婦或女兒剛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養雞……這個過程意味著整個家庭資源調動,里面包含很多文化意義。但月子中心的配餐就去脈絡化了,成了享受、夫家體貼的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