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賬”如何出臺
這份預算草案花了將近10個月的時間,歷經數次修改而制成,需要連闖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人大代表、主席團會議、大會表決等六道關卡并獲得批準,方能出臺。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歷時十月,連闖六關
今年的賬本
白色的預算報告,黃皮的預算說明冊,紅皮的預算圖表冊,藍皮的中央部門預算冊。每個代表手中的這些資料,就是今年的“國賬”。
39頁報告正文,10頁名詞解釋,12個圖表說明,和94個提交審議的中央部門預算,構成這份“最沉最厚”的賬本。
另一個巨大的變化是,更多的中央部門提交預算。94個中央部門預算,比去年增加了44個,比2000年增加了90個。
部門預算,實際上一個部門一本賬,這樣他們的收入都得進賬,花錢也得按賬本來。目前編制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有168家,其中未送人大審議的主要為黨的部門和保密機構。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94個中央部門中,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非政府部門賬單,也提交人大代表審議。
這份預算草案花了將近10個月的時間,歷經數次修改而制成,需要連闖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人大代表、主席團會議、大會表決等六道關卡并獲得批準,方能出臺。
“大管家”給“小管家”分“蛋糕”
其實,早在地震之后,蛋糕就已經開始了大塊的切割,預算框架定調。
2008年5月23日,財政部正式下文,開始進行新一年的預算編制。
兩周后,中央各大部委和直屬部門的財務負責人齊聚一堂,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作動員講話,部署編制2009年中央部門預算。
這時候所有人都“求錢若渴”。一方面,高通脹幽靈徘徊,各部門年度預算“胃口膨脹”;另一方面,中國剛剛經歷南方雨雪冰凍和汶川地震這兩次罕見的特大自然災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