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可能離職的人”為什么也會離職?
對勤奮肯干肯擔當的“老實人”,是善待還是拼命壓榨,反映一個企業尤其負責人的價值觀。
責任編輯:陳斌
幾乎每個單位都有一些“最不可能離職的人”:剛生了孩子、還著車貸房貸、老人住院,總之背負著沉重的家庭負擔或經濟壓力,急需一份體面的工資支撐,是那種看上去非常聽話、不敢跳槽的人。而這類人往往被上司視為最沒能耐的,理由是要有能力早就跳槽了。因此通常想怎么欺負就怎么欺負,工資給低點也沒事。一旦他們在低工資的情況下還能接受各種加活,那就更印證了上司的“沒能力”的評估。
但現實常常給了這些自以為是的上司一個大嘴巴?!袄习逡詾樽畈豢赡茈x職的員工為什么往往會提出離職?”這個問題在知乎上有非常高的熱度。大量的“最不可能離職的人”選擇在一個特別時刻憤然離去的案例說明,這些人并不是沒有能力,只不過自己的厚道和隱忍,被老板給辜負了。
一位答主說了自己的故事,幾年前入職了一家軟件公司,公司也就二十個人,整個公司都是老板的親戚,就一“家庭作坊”。答主的部門負責人是老板的親外甥,看他不順眼。因為負責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