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高州龍眼:一顆養生果的產業長青“穩”字訣
用一個詞來形容高州龍眼產業,就是:穩!多年來產量穩、價格穩、銷路穩,農民收入穩。南方農村報記者深入高州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在古樸靜謐的果園間、在熱鬧繁忙的交易中探尋高州龍眼這顆養生果背后的故事。
高州龍眼鮮果已經收尾,高州市子文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子文說道:“雖然又忙又累,但很開心?!焙献魃缃衲晔粘珊芎?,1600畝果園,畝產約2000斤,龍眼售價6元/斤以上,不愁銷路。
高州龍眼的熱鬧并未就此結束,賣完鮮果做加工,廠房內、庭院里,男女老少干活的勁頭和天氣一樣火熱。
龍眼中轉中心收購的一筐筐龍眼
初興,“穩”握資源稟賦
“有規模、懂技術、產量高、質量好!”東莞華荔公司三星果場負責人周禹叔對高州龍眼贊不絕口。今年他收購了10萬斤龍眼,產自高州的占一半?!坝绕鋬α箭堁?,大、靚、甜、脆,屬中上品?!?/p>
周禹叔從事水果批發20多年,夏季主營廣東荔枝、龍眼,每年都會去高州采購?!斑@里是個好地方“,在他看來,高州龍眼規?;囟?,品種優勢明顯,貨源穩定質量佳。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70多年前,一棵儲良龍眼樹在高州落地生根,并在之后開枝散葉遍布全球各地。高州龍眼薪火相傳,越做越大。2019年,荷塘鎮和沙田鎮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 一鎮一業”龍眼專業鎮,一業帶一鎮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形成。
儲良龍眼是高州龍眼的領軍者。其始于分界鎮儲良村因而得名。1984年前后,果農朱新從分界鎮儲良村引進儲良,用芽接育苗,在沙田鎮培育出新一代儲良龍眼。之后他帶頭在山地種植,打破“龍眼怕鬼,要疏種于有人煙的地方才能開花結果”的迷信說法。自此,周邊不少村民加入種植大軍,荒山、荒坡陸續披上綠裝,林地重新修整轉為龍眼園。
儲良母樹
1992年,沙田鎮種植的儲良龍眼一舉拿下全國首屆農業博覽會金質獎。美名不脛而走,各地客商紛至。慢慢地,儲良龍眼從高州傳至整個粵西地區,從廣東引入到福建、廣西、海南等地,從中國傳到越南、緬甸、 泰國、老撾等國家。2019年,全球儲良龍眼面積超過250萬畝。
高州也因此享有“世界儲良龍眼發源地”和“中國金牌龍眼之鄉”的美譽。目前全市龍眼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量超18萬噸。其中儲良龍眼占八成達到26萬畝。
繁榮,“穩”做現代發展規劃
李子文的果園正準備施肥,他在荷塘鎮有一個200畝的龍眼園,全部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設施?!耙郧笆┮淮畏市枰?~8個人,一周才能做完,現在一個人一天就完成所有工?!彼嬖V記者,水肥一體化的前期投入,政府幫其分擔了一半。
早在高州發展“三高”農業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建立了一套持續發展的良性機制,引導農民大膽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健全管理體系,積極培育種植技術骨干,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順利對接千變萬化的大市場。
沙田鎮龍眼公園內,龍眼閣上看到的景色
“千家萬戶”反映了高州龍眼的另一個特征——零散種植者眾?!肮r種植理念不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品質不一,對于發展區域公用品牌來說不夠友好?!备咧菔续櫂I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勝才說,成立合作社是必然。
新型經營主體越來越多,龍眼逐漸向合作社化、集中化、專業化、品牌化等方向轉變。以荷塘鎮為例,種植面積500至1000畝的合作社有5家,100至500畝的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有15家。沙田鎮則積極推廣“企業+農戶”訂單農業模式,龍頭企業提出產品標準,農戶按要求生產出來的龍眼由企業保價收購。
統一技術推廣,統一農資采購,統一生產記錄,統一檢驗檢測,統一品牌銷售,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或與龍頭企業簽訂合約,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產品質量。
龍眼豐收果農笑
高州多年來維護著相對穩定的龍眼銷售渠道。1987年高州市專門制定了《關于保護外來采購農產品的客商合法權益的規定》,切實保護外來客商的利益,確保銷售渠道暢通,還投資建設了購銷站。當地還常年對水果銷售者給予稅費優惠,形成了一批穩定的龍眼代辦。
加工,“穩”增產品附加值
高州龍眼鮮果銷售過后,村民迎來了忙碌的下半場。夏日午后的村莊十分安靜,院子里卻忙得熱火朝天,男女老少齊上陣。只見他們從果蒂剝開小口,插入特制鐵簽,繞果核轉一圈,再一挑,龍眼果核就出來了,整個過程眨眼間便完成。這些龍眼一般在烘房里待十幾個小時后,便成為“桂圓”,一直以來被作為養生之寶,行銷大江南北。有的成為餐前飯后的零食,有的進了罐頭廠,一些作為煲湯食材,一些成了八寶粥的原料,還有一些去了中藥房。
加工好的高州桂圓肉
兼做干貨生意的周禹叔,龍眼肉是其經營的重點。當被問到如何選購的時候,他不假思索答道:“買高州桂圓肉就對了!”2011年,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高州桂圓肉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高州桂圓加工傳統由來已久,民國時期即運銷省港。后來開發出了燈籠肉,在果肉色澤、形狀和口感方面,較傳統片肉有了較大的提升。如今的高州市分界鎮,龍眼肉加工和銷售成行成市,被譽為“中國桂圓加工第一鎮”,“全國最大的桂圓肉交易市場”。
在本地龍眼采摘結束后,每天清晨,一大批家庭作坊會在交易市場采買省內外、國內外的龍眼鮮果,召集親朋剝殼、去核、烘干,然后拿到市場交易,銷往各地。過去家家戶戶炊煙縷縷,現在加工設備更新,傳統的土爐已升級為電爐,加工效率更高,溫控更精準,冷庫數量的增多提高了加工產能。隨著加工產品日益多元化,龍眼附加值不斷提升。
高州市豐盛食品有限公司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副總經理何達為介紹,公司正計劃推出龍眼膏等深加工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龍眼加工品也與時俱進
融合,“穩”建美麗鄉村
7月中下旬,高州市沙田鎮的一個果場里,工人們正嫻熟地處理剛采摘下來的龍眼,挑選、剪枝、裝箱、上車……這批龍眼會通過電商運到全國各地,次日就可以到達部分消費者手中。
高州較早地搶占了互聯網銷售風口,建立一批電商示范基地和村級服務點,“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市電商發展。2019年廣東省商務廳公布,高州市成為粵西地區首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是粵西地區唯一一個獲此榮譽的地方。
高州市強牌果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以鋒(右)在直播間推介高州龍眼
今年高州龍眼文化節系列活動,引入數字化營銷,通過拍賣、直播帶貨的方式,進一步拓寬銷售半徑,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上升。不少從事電商的新農人,其父輩也都做著龍眼相關工作。高州市深山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輝,當年大學畢業后回泗水鎮接手父輩企業,并發揚光大。他不僅選品嚴格,還組建了電商運營團隊,嘗試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營銷,并主打“純手工柴火桂圓肉”產品?!拔野l自內心地喜歡家鄉的農產品,銷售不僅是傳遞產品,更是分享一種情感,對于美麗鄉村建設,我始終充滿熱情!”
何輝亮團隊制作的精美圖片,吸引消費者購買
產業興旺,增收穩定,農民脫貧致富,日子越過越好。以畝產1600—2000斤、6元/斤的收購價計算,高州龍眼畝收益在萬元左右,已經成為高州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以分界鎮為例,全鎮現有龍眼加工專業村63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個,專業合作社59家,包裝箱日產量達20萬套?!胺鲐毠ぷ饕渤浞纸Y合本地的荔枝、龍眼特色資源,以產業發展達到脫貧的目的?!蹦戏诫娋W廣東珠海供電局駐茂名市東方村扶貧干部藍鵬昊說。
2019年,高州獲批建設全省首個省級龍眼產業園,覆蓋鎮江鎮、沙田鎮、荷塘鎮、石仔嶺街道、寶光街道,涉及龍眼種植、加工、休閑觀光等領域。高州龍眼產業將進入三產融合發展的快車道。據了解,產業園計劃正構建基于5G網絡的智慧農業互聯網,推動5G智慧農業試驗區建設。
目前,鎮江鎮是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南果花鄉農業公園是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沙田鎮龍眼公園獲評2018年廣東十佳最美果園?!翱梢圆烧?、騎車、劃船、野炊,有時候還有一些主題活動?!币晃挥慰捅硎?,周末攜親朋好友過來放松一下,“特別減壓!”
高州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省級龍眼產業園所在地
儲良村村委書記黃振源介紹,村子修建了儲良母樹公園,接下來會重點打造母樹文化,發展龍眼深加工和鄉村旅游產業。
登上沙田鎮龍眼公園的龍眼閣,目之所及是連片種植的龍眼林,高州龍眼產業美麗鄉村畫卷已然打開。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