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一片絲苗米稻田,正上演著“向往的生活”!
自記事起,莫麗賢的生活便與絲苗米交織在一起。她打小就知道,自己生長的一方土地,是絲苗米的發源地,好山好水,種出的絲苗米遠近聞名。
莫麗賢在增城擁有一片稻田、一個農場、一棵大榕樹,這里已經成為了廣州及周邊地區人群追尋田園野趣的首選,撲鼻的稻香、應季的果蔬、悠閑的躺椅,大家都說,這就是廣州版“向往的生活”。
“不同于現在的悠閑舒適,2年前,這里就是一個破敗的小農房?!?021年,莫麗賢毅然辭去企業高管的工作,返鄉成為一名追逐田園夢想的“新農人”,望著門口的300多畝絲苗米稻田,她說,自己生長在增城,吃絲苗米長大,想讓更多人了解增城絲苗米的故事。
廣州市增城能記家庭農場一隅
增城有一片“向往的生活”里的稻田
風吹稻浪起,撲面穗生香。距離廣州市中心40公里的增城朱村,連片稻田一望無際,山水間鮮明的一抹金黃,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打卡。
“繁忙的城市生活讓越來越多人開始向往鄉村野趣,來城郊感受田園風光開始成為大家的周末出游的首選?!睆V州市增城能記家庭農場(以下簡稱“能記農場”)負責人莫麗賢望著如織人潮感慨,從年初開始,農場客流量大漲,每周都能接到3-4場團建,還有很多自發來游玩的人群,暑期更甚。據不完全統計,從2021年至今,農場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0000人次。
阡陌之中,農場被稻田和果園包裹。門前便是300多畝平坦的田地,油菜花和絲苗米輪作,春觀油菜,再賞絲苗,從農場二樓的觀景臺俯瞰,入眼皆是豐收勝景。后院100畝蔬果園分區種植著荔枝、釋迦果、番石榴和番茄等水果蔬菜,目前,農場內的絲苗米、龍眼、花生、茄子等水果和農產品正直收割采收季,人人皆可享受隨手摘果吃的快樂。
莫麗賢為組團來的小朋友們介紹絲苗米
“這里太舒服了,美景美食,就是我們向往的生活。”跟著公司團建來的賴女士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一直讓同事幫她多拍點好看的照片,準備發朋友圈。賴女士表示,公司團建的內容包括稻田除草、水果采摘、文化館參觀和絲苗米品嘗,每一個項目都很有意思,準備安利朋友們也過來體驗一下。
不僅僅是”向往地生活“,也是學生勞動教育基地。莫麗賢介紹,農場今年已經承辦了全區400名中小學生勞動周開耕儀式,同時,跟廣州大學、廣州華商職業學院、廣州松田職業學院等高校建立了勞動教育基地?!边@里還是增城區的少先隊戶外實踐基地,每學期都有很多學生來到這里學習體驗農耕生活?!?/p>
中小學生勞動在能記農場舉辦
學生在絲苗米田間除草
這樣一個詩意的田間樂園,誰能想到,2年前它還是一個破敗的小農房。
莫麗賢告訴記者,創業開一家家庭農場的想法成熟于3年前。那時,莫麗賢帶6歲的小孩去田間玩耍,孩子指著秧苗就說是韭菜,惹了笑話。但這并不是個例,親戚朋友家的小孩也非常缺乏類似的勞動教育,甚至大人也是?!昂髞砦乙庾R到,農耕教育是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需要的,開一家休閑農旅結合研學科普的家庭農場,讓大家來親自體驗農耕活動、感受農耕文化很有必要?!蹦愘t說。
在父親的推薦下,莫麗賢盤下了這塊肥沃且平整的土地。莫麗賢回憶,當時,自己每天要跟進規劃、設計和施工,溝通絲苗米種子肥料及托管等等事項,很辛苦但是很值得,現在能為大家提供一個避開擁擠、放松游玩休的地方,很有成就感。
從企業高管到絲苗米“管家”
建立運營家庭農場這個決定,一開始是被全家反對的,因為這意味著莫麗賢要放棄原有的高薪工作。
大學畢業后的莫麗賢,經過幾年打拼,已經成為一名年薪可觀的企業高管,如果轉行從事農業,相當于一切從“零”開始?!拔矣∠蠛苌羁?,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拍著桌子不讓我辭職,全家都反對我創業?!蹦愘t坦言,自己辭職搞農業,并沒有提前跟家人商量。
但莫麗賢想從事農業的心早有苗頭?!岸颊f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務農,但我從小就對農村、農田沒有拍排斥感,畢業了也會幫家里賣荔枝、賣農產品?!薄拔覀冃r候是有農忙假的,每年農忙的時候都會放一個星期的假,回家幫忙?!薄爸齑暹@一片稻田,山青水綠,一直就很美很美?!?.....每每談及農業相關,莫麗賢每一個音節都透露著愉悅。
稻田青翠,白鷺低飛。
一整個春節,莫麗賢都在想盡辦法述說自己的創業計劃、分析朱村的交通優勢以及當代的研學需求。見莫麗賢態度堅決,父母只得接受這個決定。
當問及是否后悔時?莫麗賢搖了搖頭說,“沒有后悔過,但是當時的規劃過于理想了?!?/p>
原來,莫麗賢創業第一年便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第一年早造種植絲苗米的時候遭遇干旱,插秧后一個月,都沒見到雨水,人工灌水遠遠不夠。晚造種植又遇到臺風侵襲,連續不斷的雨水差點把禾苗沖走。
“臺風來得突然,那天剛好進了幾噸肥料,就放在農場的樹下。那時候什么都處于起步階段,農場連個像樣的遮擋物都沒有?!蹦愘t表示,一路走來十分艱辛,但現在情況已經好轉,自家的300畝稻田已經交給農服組織打理,成為集約化、現代化的“網紅農場”。剩下40多畝自己耕種,用于研學科普活動。
莫麗賢為大家介紹絲苗米文化
現在,莫麗賢每天都穿梭在田間、農場和文化館,時而是“導游”,衣著得體地為大家介紹絲苗米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成就,時而脫下高跟鞋踏進田間,化身絲苗米“管家”帶大家一起體驗播種、插秧活動。
讓更多人了解絲苗米的故事
自記事起,莫麗賢的生活便與絲苗米交織在一起。她打小就知道,自己生長的一方土地,是絲苗米的發源地,好山好水,種出的絲苗米遠近聞名。
“我們都會認真地跟來農場的人介紹,我們這里是‘絲苗米之鄉’,農場種植的是‘美香占2號’和‘黃殼香絲苗’,前者是絲苗米的主推品種,后者是增城本地從小吃到大的品種?!蹦愘t表示,除了在田間看到絲苗米品種,農場吃的也都是絲苗米,每次燒飯的時候,整個農場都是絲苗米的米香味,吃起來更是香滑可口,回甘清甜,不少嘗過的人都會帶些回家。
莫麗賢為大家介紹絲苗米育秧工廠
莫麗賢常說,爺爺依靠種糧為生,父親也是,到了自己這一代,不僅僅要種糧,還要將絲苗米的文化發揚光大,讓每一個遠道而來的朋友,都體驗到絲苗米的種植、美味和文化故事。
據了解,能記農場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莫麗賢對絲苗米的包裝更是格外上心,包裝整體以豐收黃為主,手繪白水山下、萬畝絲苗的豐收勝景,再附上增城絲苗米簡介和相關文化故事,讓大家被精美外表吸引的同時,也能看到增城白水山下這一方絲苗米的深刻內涵。
莫麗賢為廣州大學學生介紹絲苗米文化
此外,近年來增城大力實施品牌驅動戰略,推動鄉村振興的“開花結果”。增城絲苗米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全省少有的雙地標農產品,是增城特色農產品當中的閃亮“金名片”。莫麗賢表示,作為從小吃著這個米長大的一撥人,有責任回來為種植絲苗米、弘揚絲苗米文化、擦亮絲苗米品牌做一份貢獻。
“‘田園+農場’的農旅模式是可復制的,如果這種模式在這里是可行的,就能把我們村里更多的年輕人都叫回來,讓大家一起走這條致富路。”莫麗賢表示,期待看到未來有更多年輕人回來,一起努力,讓更多人知道增城絲苗米。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