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烏爾善:“一個導演如果沒有作品,被大眾看見也毫無意義”
還有什么比生命的風險更大的呢?十年的時間應該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否則這十年就浪費了。
神話史詩對于電影工業來說是最高難度的,何況還要拍三部。這不是1+1+1=3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慕琰
烏爾善,1972年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先后就讀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和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代表電影作品有《畫皮Ⅱ》《鬼吹燈之尋龍訣》《封神三部曲》等。
2023年5月,初夏北京。
北京朝陽區的一個國際商務園區內,一棟白色小樓掩映在綠蔭內,沒有名字,連門牌號都難以察覺。滴滴司機每每載客于此,終點都止步于另一棟商務樓,需要小白樓內的人來接才能真正抵達?!斑@是什么神秘基地嗎?”這位滴滴司機談起他前幾次載客同樣的遭遇,終于忍不住發問。
導演烏爾善和他創立的世紀長生天影業,以及他立志要拍出神話史詩《封神三部曲》(下稱《封神》)的想法,就誕生在這棟小白樓里。從2013年決定要做《封神》的劇本開發算起,到《封神第一部》定檔2023年暑期檔,這個項目跨越了整整10年。
蘆葦是影片的劇本顧問,他一直在給劇本做減法。最初的劇本人物很多,看完劇本,蘆葦建議人物精簡成7個,故事情節不發生在主線人物身上的都砍掉,提高敘事效率,不能有閑篇。故事始終明確想表達的就是一個英雄成長的故事。蘆葦強調,姬發寫成功,整部電影就會成功。
回顧這十年埋首《封神》的日子,烏爾善覺得一點也不寂寞?!耙粋€導演如果沒有作品,被大眾看見也毫無意義,我的職業不是讓我被別人看見,而是我的作品被別人看見?!?/p>
中國人認為善惡是人性的選擇
南方周末:你們怎么找到現在這版《封神》的敘事主線?
烏爾善:中國人都有對“封神”故事的想象。對我來說,要找到最有興趣和最深入的主題、視角,那就是拋去那些視效的包裝、震撼的場面、奇觀之外,什么東西能夠持續地吸引你去關注這個故事。
我們從2014年6月第一次收到觀眾調研反饋后,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確定現在這個故事主線。之前我們設定了另外一個主線,以愛情為主線,當時寫了一年放棄了。愛情故事主線還是不夠開闊,對于一個神話史詩來說格局比較狹窄,所以直接放棄了,重新設定了一個姬發跟父親的主線。我提出了一個新的設定方式,姬發設定為殷壽的質子,這是我們原創的。
這是《帝王世紀》上的記載,伯邑考是質子,被送到朝歌,給紂王駕車,然后紂王把他殺死。我們用質子這個設定,讓姬發從小在紂王身邊長大。這在寫作上是很難的。一定要讓姬發跟紂王產生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系,從把紂王視作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到逐漸了解、質疑,重新反思和回歸到自己的故鄉。
南方周末:概括起來,《封神》傳遞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烏爾善:我們怎么衡量善惡,每個人如何做出選擇,正義如何戰勝邪惡。
這些是原來的《封神演義》里面設定得極端模糊的。首先惡代表紂王、妲己,紂王被塑造成一個施虐狂,他的惡行沒什么質量,也沒有什么深度,“封神榜”整個世界發生的戰斗就是為了死亡,這種設定跟我們現在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