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PPP再度迎來全面整改
據多位地方財政系統官員及PPP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3月左右,PPP項目暫停進入財政部PPP項目庫,至今未能重啟。
綜合內蒙古、湖北、山東的核查整改信息,防范地方債務風險是PPP專項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鐘寧樺團隊發現,2014年至2016年新增的PPP項目中,有78.42%的項目,其社會資本方收益率得到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擔保。若如此,PPP項目就成了地方政府債務融資的通道。
責任編輯:張玥
2023年以來,福建、山西、內蒙古、廣西、湖北、山東、重慶等地,均開展了對PPP項目的專項審計。圖為福建尤溪古縣。
2023年6月26日,審計署發布了《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到,抽查了18個省市本級及187個地區的408個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計劃總投資1.53萬億元。審計署發現,部分項目存在入庫環節審理不嚴、履約環節不誠信、建設運營環節不當推責攬責、項目損失浪費等問題。
這是2000年以來審計署第一次在審計報告中提及與PPP有關的內容。
據多位地方財政系統官員及PPP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3月前后,PPP項目暫停進入財政部PPP項目庫,至今未能重啟。截至2023年7月25日,財政部PPP中心官網顯示,目前系統仍在持續升級改造中,查詢功能和登錄入口暫不開放。
根據財政部規定,如PPP項目未能入庫,地方政府就無法通過財政預算支出項目經費。換言之,暫停入庫就意味著新的PPP項目無法落地。一位PPP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當地已入庫的項目也中止了運作,各地都在對PPP項目進行自查。
“主要參照財政部此前發布的文件,出現問題就整改,財政部下屬的省級監管局會核查?!币晃辉谀呈∝斦dPPP管理處任職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早在2018年,財政部就針對全國的PPP項目進行了一輪整改和清理。根據財政部PPP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4月23日,退庫與上報整改的PPP項目達到3700個,投資額共計4.9萬億元。這一投資額相當于河南省2018年的GDP。
2018年年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