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近40萬億美元,ESG資產如何防“漂綠”
很多金融產品標榜自己是ESG,但事實上它的底層資產或者投融資流程并不符合ESG,比如投資了火電。
而防“漂綠”,信息披露是關鍵,沒有披露就沒有排名。
責任編輯:汪韜
2023年7月,以普通消費者身份,施懿宸去一家銀行咨詢理財產品,了解當前ESG產品的銷售情況。
客戶經理的回答讓施懿宸哭笑不得:“我們有ESG的理財產品,但很難賣,我除了知道ESG是環境社會治理,其他就不清楚了?!笔┸插肥侵醒胴斀洿髮W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教授,也是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他咨詢的這家銀行理財做得很好,但“一線金融從業人員對ESG都概念不清,消費者又怎么敢投資ESG呢?”
在“2023年南方周末綠色獎學金班”上,施懿宸指出,當企業數據披露不清,投資機構把關不嚴,ESG投資很可能涉及“漂綠”的問題,而防“漂綠”,信息披露是關鍵,沒有披露就沒有排名。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教授 施懿宸
口述|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教授施懿宸
整理|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
2025年,ESG資產可能超53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