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了1500家,十大平臺企業描繪出了怎樣的投資版圖?
在十大平臺企業中,小米集團是上半年投資動作最頻繁的,共約50筆,其中制造業相關領域占一半以上。
2022年騰訊、字節跳動、小米、美團、百度、京東等對外投資數量相較2021年幾乎腰斬。減少最多的是騰訊,各領域投資都有減少,但增加了在傳統制造、農業、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
十大平臺企業中,快手與拼多多最“低調”。截至目前,拼多多只有四起投資事件,分別在2020年和2021年。
智能硬件、傳統制造、新能源、農業這四大領域的投資事件正在逐年增加或持平。
責任編輯:張玥
十大平臺企業看好的領域具有共性。
在反壟斷利劍高懸的第三年,包括平臺企業在內,民營資本投資來到了新階段。
2023年7月14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提出,對民營資本投資設置“紅綠燈”,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
“引導平臺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弱項,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p>
此前兩天,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公布了調研市值排名前十的平臺企業支持科技創新、傳統產業轉型的典型案例。文章提到,2023年一季度,我國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臺企業通過自主投資或子公司投資等方式加大投資力度,在芯片、自動駕駛、新能源、農業等領域投資占比不斷提高,環比提升了15.6個百分點。
根據Wind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排名,結合《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征求意見稿)》設置的指標,市值前十的平臺企業為:騰訊、阿里、字節跳動(市值、估值在一萬億以上);美團、拼多多、京東、網易、百度、快手、小米(市值在一千億以上)。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企查查、IT桔子、天眼查的數據可見,十大平臺企業從2020年至今,投資了1497家企業,發生了1822起投資事件。它們的投資版圖在講述怎樣的故事?
“進擊”的小米
2023年上半年,十大平臺企業中有七家進行了投資。京東、快手、拼多多沒有投資動作。
從投資領域來看,這七家各有側重點。
騰訊傾向于投資文娛傳媒和企業服務類項目。前者以游戲開發公司為主,如庫洛游戲、玉尊信息;后者則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企業服務為主,如企業級云數據安全產品提供商原點安全、內容分發網絡和邊緣計算提供商云宙時代。
上半年,騰訊投資金額最大的一筆給了汽車交通領域的蘑菇車聯,5.8億人民幣。它是全國領先的自動駕駛全棧技術運營服務商,目前已有城市級自動駕駛商業項目落地。上半年,騰訊在汽車交通領域共有3筆投資。
阿里巴巴上半年的投資觸角廣泛,包括電商零售、互聯網金融、物流倉儲、人工智能、農業、醫療、能源、文娛等領域。
2023年3月,阿里巴巴斥資48億美元收購了一家總部位于倫敦的英國跨境支付公司——萬里匯,這家公司為跨境電商和外貿B2B商戶提供一站式跨境收付兌服務。這也是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在2023年最大手筆的投資。
拿下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