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文:ESG在企業:怎么看?怎么辦? | ESG發展論壇
2023年7月27日,由南方周末主辦、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承辦、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二屆ESG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以“負責任投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國際機構、ESG投資機構、第三方評級機構、高校、企業、媒體等各方代表參與,論道中國多元社會的責任共識與長遠發展。
在論壇現場,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書長、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主任孫孝文帶來主題分享《ESG在企業:怎么看?怎么辦?》。他提出在未來,對ESG規范、標準和指南的依賴將被視作執行ESG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優秀的企業要有超越合規之上的追求,提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在演講中,孫孝文首先提出,目前企業ESG發展存在若干矛盾現象:第一,泡沫化與荒漠化并存,ESG相關標準、金融產品及政策層出不窮,但企業在開展ESG工作時所需的工具、手冊、標準、指南等仍十分缺乏;第二,ESG標準林立,但具有實質指導意義或能給企業帶來有效改進的仍少之又少,企業無所適從;第三,ESG雖走出了CSR的“語義叢林”,但仍面目不清;第四,ESG著眼長期價值,但企業會被眼前所困,急于為自身貼上“ESG良好企業”的標簽,或是局限于ESG中的某個領域。
孫孝文認為,最初ESG的概念非常清晰,但隨著其在中國的日益主流化,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將ESG作為連接全球趨勢、國家戰略、公司業務的一個連接器,導致ESG與最初的概念漸行漸遠,間接導致了上述矛盾現象。
對此,孫孝文在分享中向企業提出多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首先,寫好一份ESG報告,不僅對照標準逐一披露,更需深入理解指標背后的含義;其次是任命一位首席可持續發展官,以此形成管理閉環。他舉例表示,在今年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榜單的300家企業中,62%已建立了ESG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委員會。
此外,他建議企業應在內部著力培育一種ESG共識,不僅面向員工,也需要對管理層進行ESG培訓;最后,他表示企業ESG應建立新話語體系,打通投資者溝通與品牌公關傳播兩條線,明確ESG溝通策略,按議題細化ESG溝通的內容,同時要常態化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
更多第二屆ESG發展論壇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