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應該特設“靜音車廂”“母嬰車廂”嗎?
兩千年前的漢朝人記錄匈奴習俗“貴壯健,賤老弱”的時候,肯定是帶著相當的文明和道德優越感的。而中行說對此給出的解釋是“老弱不能斗”,從今天看來,“不能斗”三字真是意味深長。如果能不能“斗”越來越成為衡量個體社會價值的標準,那殘酷的后現代叢林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關于高鐵乘客矛盾的話題在輿論場熱度不減。多段高鐵在巨大的投訴壓力下,針對帶小孩的乘客進行“預設式警告”,再次遭到帶小孩乘客的投訴而被迫作出解釋或道歉。在這樣的復雜態勢下,一種看起來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案被公眾反復提及,即“特設車廂”。
“特設車廂”有比較成熟的運營案例和運營經驗,荷蘭、美國、澳大利亞鐵路均設有“靜音車廂”?!办o音車廂”除要求乘客不與其他乘客交談、不得接打電話和使用外放設備外,也提供“無聲報站”等諸多靜音服務。國內京滬段高鐵的“靜音車廂”的相關要求也與此類似,乘客在通過12306客戶端和其他網絡平臺訂票時,可根據自身意愿選擇“靜音車廂”的服務。
盡管在運行中,也存在乘客對“靜音車廂”缺乏強制約束手段等抱怨,但“靜音車廂”的運行整體是令大多數乘客感到方便和滿意的。理論上,“特設車廂”也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