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年觀察報告(2003-2023)》| 2023責任年會
2023年7月28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廣州舉行。本屆責任年會以“履責·向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20年進程,邀請業界標桿代表圍繞CSR的“破立之道”與“進退之取”展開思維激蕩。
2003年,南方周末首創發起企業社會責任調研項目,希望通過調研和榜單記錄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持續開展至今已有20年。在本屆責任年會的“權威發布”環節,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書長、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主任孫孝文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年觀察報告(2003-2023)》,解讀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構建與制度化之路。
孫孝文表示,20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從一個小眾概念發展成為新時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從公益慈善、依法納稅、創造就業擴展成為創造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從“寥寥先行者”的關注發展成為政府、行業商協會、媒體、社會組織、專家學者的多方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身置于時代背景之下,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他提到,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利益相關方合力推動下,不斷演化的過程。
孫孝文認為,20年來,社會責任概念認知逐步上升。社會責任的內涵,從早期的慈善捐贈,發展到對利益相關方負責,再到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不斷豐富;在企業位階層面,企業社會責任部門越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企業戰略及日常運營;企業社會責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價值,從基于公益慈善的道德引導,逐步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政策的重要議題。
與此同時,20年來,社會責任制度化建設逐步下沉。從“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逐步向“指導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轉變,已經形成了豐富的制度體系。
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和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在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孫孝文在發布中強調,從社會責任視角看企業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對人、對環境、對社會發展、對創新發展的更加注重,或者說高質量發展要求中國企業走更加負責任、更加可持續、更具包容性、更注重創新驅動的道路。未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的發展將有以下五個趨勢。
趨勢1:社會責任成為企業鏈接國家發展戰略和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橋梁
趨勢2:追求超越“合規”之上的創新性解決方案
趨勢3: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將向多層次全方位發展
趨勢4:有效的社會責任知識供給將迎來大發展
趨勢5:社會責任將回歸管理屬性和實踐屬性
為更好觀察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探索歷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年觀察報告(2003-2023)》選取了阿里巴巴、中國平安、國家電網、海爾集團、農業銀行、達能中國、洛陽鉬業、建設銀行、越秀集團、騰訊、雅瑩集團、黃老五12家企業作為案例,回顧了這些企業的履責之路,總結了企業的履責模式和探索,以供其他企業進行參考借鑒。
點擊獲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年觀察報告(2003-2023)》
更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