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榜單解讀 | 2023責任年會
2023年7月28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廣州舉行。本屆責任年會以“履責·向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20年進程,邀請業界標桿代表圍繞CSR的“破立之道”與“進退之取”展開思維激蕩。
今年是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開展的二十周年。以“獨立、透明、專業、可持續”為追求方向,調研形成一套經得起推敲的方法論體系。圍繞經濟、責任治理、環境、產品與服務、員工與安全、公平運營及社區等7大領域,從管理、績效、合規三個維度對企業履責表現進行評價。
本年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從2023年3月啟動,共計對570家企業展開評價,獲取25萬條數據,最終形成了1個總榜單,互聯網、銀行、汽車、房地產和醫藥5個行業榜單。在責任年會現場,南方周末研究員康華對最新出爐的2022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榜單進行深入解讀。
調研發現,先行企業已經開始將ESG/CSR納入公司戰略運營,在董事會或其下屬層面成立專門組織,制定規劃和相關政策。60%的企業已經組建了CSR/ESG或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比上年增加10%;制定社會責任專項政策的企業比上年增加12%。
“是否將管理層薪酬與ESG/CSR績效掛鉤”“是否面向員工開展ESG/CSR培訓”,成為考察企業是否真正將CSR納入治理的兩項指標。調研顯示19%的企業將管理層薪酬與ESG/CSR績效掛鉤,超過30%的企業開展ESG/CSR專項培訓,比上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在環境議題上,康華表示自2020年“雙碳”目標公布之后,企業快速響應。披露應對氣候變化舉措、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企業較2020年增長了約30%,近兩年公開碳中和承諾或規劃的企業也增長了16%。
在自身減碳之外,企業也將綠色要求向上下游傳遞。在生產制造型企業中,72%的企業通過建立制度、考核、評估程序,打造綠色供應鏈;面向消費者,68%服務企業發起廢棄物再利用、包裝回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倡議,倡導綠色消費。
減排是一項系統行動,整個行業綠色轉型,在自身減排基礎上,還需要企業的更多行動,因此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也愈發看重企業如何與合作伙伴、供應鏈、用戶共創綠色價值。
一個多元化的管理層,能夠充分利用不同的技能、經驗、背景和專業知識,帶來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洞察,幫助企業作出合理決策,規避風險??等A指出,在今年所調研企業的管理層多元化上,有22%的企業管理層女性占比超過30%。一半以上的企業管理層女性占比在10%~30%之間。
最后,她表示希望企業能夠真正將社會責任納入治理中,增強全員的共識和行動,同時發揮商業智慧和創造力,和更多利益相關方一起努力削減負面影響、創造更多社會和環境價值。
更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