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警示年度報告》發布 | 2023責任年會
2023年7月28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廣州舉行。本屆責任年會以“履責·向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20年進程,邀請業界標桿代表圍繞CSR的“破立之道”與“進退之取”展開思維激蕩。
在責任年會上,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吳繼紅作為項目組代表,現場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警示年度報告(2023)》。
報告由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同編寫,至今已連續發布三年,旨在從“預警”和“反思”的角度,讓更多的企業培養社會責任意識,踐行社會責任活動,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對社會負責的優秀企業。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其發生的原因與影響。通過對國內文獻的梳理發現,相較于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對民營企業CSIR(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研究占比更大,也可能從另一角度說明民營企業發生CSIR事件頻率更高、問題更為凸顯,受到學界廣泛關注。此外,企業食品安全、道德缺失、供應鏈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風險問題也不容忽視,而隨著信息化程度的逐年加深,平臺企業的CSIR問題也受到了學者們的進一步關注。
自2022年1月以來,南方周末每月統計在中國發生的CSIR事件并根據事件發生的企業數分為個體CSIR事件和集體CSIR事件。其中,個體CSIR事件是指單個企業發生的事件,集體CSIR事件是指2個或2個以上的企業共同發生的事件。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個體企業社會責任缺失事件共計發生1273件,與2021相比增加了35件,總體呈現遞增趨勢;同時2022年共發生集體性CSIR事件142件,比2021年減少了153件。
基于對過去一年CSIR事件的深入梳理及研究,《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缺失警示年度報告(2023)》提出以下結論:
第一,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情況整體上不容樂觀,在總量上與去年相比未見明顯好轉,重點行業問題仍然嚴峻。金融業首當其沖,相當數量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失事件被曝出;批發和零售業CSIR事件數“屢創新高”,在2022年超過制造業成為第二大CSIR問題行業;制造業仍是CSIR高發行業,社會責任缺失問題缺乏有效治理。
第二,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缺失問題在國內學術界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這與近三年中國企業CSIR數據所展現的結果相對應,相較于國企和外資,民營企業的CSIR事件占比最高,CSIR問題更為凸顯,近三年呈現遞增趨勢。
第三,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逐年提高,CSIR事件逐年減少;未上市公司CSIR事件逐年遞增,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薄弱,其凸顯的問題不容小覷。
第四,相較于個體CSIR事件,集體CSIR事件呈現總量少、占比低的特點,但其通常涉及眾多企業,影響面更廣,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危害也更大。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集體CSIR事件主要集中在安全與健康(33%)和消費者權益(24%)領域,說明了該領域相關企業整體上缺乏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重視,只關注自身利益和短期目標的實現,忽視其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的影響。
更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精彩資訊,將通過南方周末各渠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