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環境信披改革,補齊ESG的E短板
在中國ESG評價體系中,E(環境)是打頭的,但它還有明顯短板。把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底座建立起來,有助于深入推進ESG評級工作。
目前環境信息披露數據已經歸集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之后還要做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評價。評價并非最終目的,而是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環境披露制度改革。此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格式準則相關的一些工作也在推進。
責任編輯:曹海東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政策所所長董戰峰。
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ESG信息披露。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7日,已有175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全部A股公司的34.32%。ESG是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反映企業發展過程中面向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責任。
2023年7月21日,在“2023南方周末可持續發展傳媒獎學金班”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政策所所長董戰峰表示,目前,我國尚未針對ESG體系出臺具體的法律法規,國內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仍以鼓勵自愿披露為主,僅對部分特定類型和范圍的上市公司作出強制披露的要求。
完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的關鍵?!霸谥袊鳨SG評價體系中,E(環境)是打頭的,但它還有明顯短板?!倍瓚鸱逭f,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底座建立起來,有助于深入推進ESG評級工作。
全球ESG信息披露準則呈趨同趨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