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砍價”只是治標:當從頂層對醫保制度進行思考丨快評
由于醫?;鸨徽J為是“國家的錢”,公眾更容易從自身利益和道德高度出發,要求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將更多疾病尤其是治療費用高昂的罕見病納入醫保,從而進一步增加了醫保支付壓力。
責任編輯:陳斌
國家醫保局近日公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和《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這是一年一度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的重要依據。近年來,國家醫保局開展醫保藥品談判,進入醫保的藥物、醫用耗材等價格往往會大幅度打折,比如心臟支架從原來均價1.3萬元降到700元,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高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一針從70萬降到3.3萬。醫保局工作人員在談判中的“靈魂砍價”,總是會引起公眾頻頻“點贊”。
當然,醫保談判砍價是不是越低越好,越狠越好,也值得討論。理論上,價格過低,企業利潤微薄,就缺乏生產的動力。不少患者反映,他們需要的藥物通過談判進了醫保,價格大幅度降低,但是在醫院卻買不到了?!百I不到”的原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