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最火的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留下了什么?
經過漫長的三年疫情,電影人似乎也尋找著各種重新出發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在眾多電影中,敢于勇敢向過去揮手告別的往往都是女性。
發自:西寧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3年7月末,地處中國西北的高原城市青海西寧有些別樣的熱鬧,城西區聚集著來自各地的影迷,上千觀眾在大大小小的影院排隊看電影,第17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人氣著實超出往年?!翱吹竭@樣的景象,我的信心又恢復了?!币晃浑娪巴顿Y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23年7月31日,第17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姚晨(左)和陳沖(右)擔任頒獎嘉賓。
經過漫長的三年疫情,電影人似乎也尋找著各種重新出發的可能性。作為國內少數以青年電影人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影展,FIRST遴選的電影大多可以看作青年對世界的觀察與回應。從組委會給出的統計數據來看,2023年投遞該電影展的影片中有31%的作者是女性(不算2%性別保密的作者);23%的作者是20歲上下的00后,均創該影展歷史最高。從這個角度來說,主流院線的票房成績固然在三年中有所下滑,新的電影力量卻在悄然生長。
作為和網絡文化共生的一代人,年輕的電影人不但在創作題材上更加私人,選擇的媒介也更加多元,他們不糾結于是否拍攝最終得以進入院線系統發行的主流電影,反而愿意嘗試用極低成本拍片,甚至用手機進行影像表達。
盡管常有電影評論家擔心他們的私人囈語是一種從公共場域的退場,但他們又往往可以打開嶄新的話語空間??傮w來說,他們一邊擁抱著傳統電影藝術召喚出的“迷影文化”,一邊又在自我反思,試圖建立新的語言,在新與舊之間搖擺、掙扎和創新。
作為社會對話的電影
青年電影之所以特別值得被關注,或許不僅僅因為它們可能帶來新的電影語言,更因為這些電影打開了對社會問題的討論維度。
本屆FIRST電影展的爭議不算少,其中一部名為《去馬廠》的電影就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反彈,在兩場放映后,不少觀眾在豆瓣網給這部電影“打一星”,以回應該片的性別立場。
《去馬廠》的故事并不復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