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上演龍眼爭霸,千年民俗煥發新生丨非遺農韻
(雄獅少年上演龍眼爭霸,千年民俗煥新生丨非遺農韻,時長共1分11秒)
廣東7月的夏天像火一樣烈,在茂名高州儲良龍眼母樹公園內,黃斌武和13名徒弟揮汗如雨,正在創排舞獅節目《龍眼爭霸》。就在兩個月前,“高州舞獅”成功入選茂名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作為高州市非遺項目舞獅(縣市級)傳承人,黃斌武希望可以結合舞獅與家鄉特產,創排一個充滿“高州味”的節目。在高州,家家戶戶門前都種有龍眼樹,用龍眼來采青的想法浮現在黃斌武腦海中。一個大膽的想法——將舞獅×龍眼結合的《龍眼爭霸》由此而生。
“多多宣傳高州龍眼,好??!我們太需要這些年輕人加入了?!饼堁酃艠涫刈o人莫軍謀看著這群年紀最大不過16歲、最小還在讀小學的舞獅學徒,感動不已。在高州種了一輩子荔枝龍眼,莫軍謀見證了家鄉在時代發展下的“甜蜜成果”,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更多年輕人愿意留在高州,在高州發展。而這,同樣也是黃斌武的心愿。
千年龍眼引來雄獅爭奪
在儲良龍眼母樹下,兩頭雄獅相遇,想爭奪樹上龍眼。伴著高昂熱血的鼓點,在大頭佛戲謔的挑逗之下,獅子通過騰、躍、閃、撲、蹬高等動作,惟妙惟肖地展現了相互試探、猶疑、發威等場景。
狹路相逢勇者勝,王者相遇必一較高下。儲良龍眼母樹是著名的龍眼珍稀優良單株,也是從高州開始“紅”遍全球的英雄母樹,獅子也聞香前來。隨著鼓點變得更快、更急、更重,雄獅的氣勢更壯,嘴眼開合更加用力,時而抖頭逞威,時而抬腿挑釁,看最終誰能奪下龍眼母樹最鮮甜的一株果實。
這就是黃斌武為了慶祝高州舞獅入選市級非遺,同時宣傳高州龍眼特產而創排的《龍眼爭霸》?!皶r代在不斷發展,我們在創作中不僅要將古老技藝傳承,還要以此為基礎不斷添加新元素,讓祖輩留下的寶貴財富煥發出新的生機?!秉S斌武告訴記者,舞獅和龍眼的結合,是希望能擦亮高州舞獅的非遺名片,同時又能助力家鄉的鄉村振興。
高州舞獅以武術活動為基礎,能擺出“百陣”,是“中國舞獅”獨一無二的技藝?!拔莫{”細膩詼諧,特別表現出戲球、奪球、舔毛、打滾、瘙癢、撓耳、打瞌睡、作揖等妙趣橫生的動作;“武獅”則注重武術與武功技巧高難度動作,如騰、躍、閃、撲、蹬高,走梅花樁、采青等,顯示了獅子的威武。配上雄壯的鼓樂,還配上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挑逗,氣氛生動、場面壯觀。
“我是來看看這群小孩怎么樣用舞獅來推廣高州龍眼的?!辈逝女斕?,龍眼古樹守護人莫軍謀早早來到現場。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也很喜歡看舞獅,以前逢年過節總有舞獅來湊熱鬧?!跋氲桨堰@個采青跟龍眼結合,我覺得很有意思,高州舞獅加上高州龍眼,是非常地道的高州文化?!憋@然,《龍眼爭霸》讓莫軍謀贊不絕口。
傳統行業注入青春力量
“儲良龍眼出高州,高州龍眼甲天下”。高州儲良龍眼,因發源于高州市分界鎮儲良村而得名,其皮薄、肉厚、核小,肉質晶瑩、爽脆,清甜帶香,可食率高,成為優質龍眼代名詞,多次在國內外水果評比中獲金獎。
儲良龍眼的“發家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高州傳到茂名、湛江,從廣東傳到福建、廣西、海南等地。莫軍謀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種植儲良龍眼,并憑著公認過硬的種植技術成為廣東首批荔枝龍眼古樹守護人。堅守了龍眼產業幾十年的他,如今擁有自己的果園、加工基地,兩個兒子和兒媳婦也回到家里幫他一起打點生意。
“還是年輕人懂得多,現在他們搞電商,在網上賣龍眼鮮果、賣加工品,早上摘了果,到下午就可以發出去了,很方便?!蹦贻p人的加入,讓傳統的高州龍眼產業煥發出了全新活力。如今,高州龍眼已經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冷鏈物流體系,當天下單,第二天即可收到剛采摘的龍眼,保證全國各地都能吃到新鮮、甜美的龍眼。
黃斌武同樣也在堅守另一個高州傳統行業——高州舞獅。出生于1984年的黃斌武,在祖父和父親耳濡目染下,從小就學習武術、舞獅等傳統技藝。過去民間文娛活動相對匱乏,舞獅算是一門不錯的謀生手藝。黃斌武跟隨長輩學習,并通過舞獅賺取學費供自己上學。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黃斌武和兩個弟弟黃斌文、黃斌輝,從祖父手中接過龍獅隊大旗,于2019年重新組建“星皇龍獅體育會”。但舞獅訓練難度大、周期長,且表演具有一定危險性、收入不穩定,導致當下很多年輕人不愿學習,許多舞獅團也迫于各種原因無奈解散。
用黃斌武的話來說,如今做舞獅班不僅賺不到錢,還需要用其他生意去貼錢做?!拔矣X得自己是放不下這個東西,總覺得肩上有一種責任去傳承、去保護高州舞獅?!?021年,黃斌武注冊成立公司,專注推廣高州舞獅。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舞獅表演,黃斌武帶領團隊開展公益培訓活動,招收廣大青少年免費授課,“只要年輕人中有人喜歡,那這項技藝就不會失傳?!蓖瑫r,他也參與帶隊組織舞獅班進校園宣傳,“進校園可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新一代的傳承人,有利于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一代受眾群體?!秉S斌武說。
守護者讓傳統煥發新生
在高州南獅(高腳獅)技術中,黃斌武融入矮腳獅技術,創新技術打造出觀賞性更高、操作更輕便的“新派”高州舞獅。對于徒弟的挑選,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標準?!安粌H要考察個人的身體素質,還要綜合其品質和性格?!秉S斌武透露,在弟子入門后,學徒們甚至需要根據角色定位,控制飲食作息保持身材。
舞獅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尤其對孩子們而言。一個10斤重的獅頭,不僅需要長時間的托舉,還要兩人配合完成跳躍、回旋等姿態,天氣炎熱的情況下,一場表演下來,身上出的汗足以將厚厚的戲服浸透。
“趁著暑假,我就他們多來訓練,差不多是一天一練了?!秉S斌武喊著口號,13位弟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舞獅動作。在這群孩子里面,有兄弟姐妹組團一起上課的,也有放暑假回來短暫學習的,更有著下定決心以舞獅為業的年輕人。
被黃斌武安排在隊伍C位的彭新鍵,擁有著一些與15歲的年紀不相仿的“酷”。他像是孩子們當中的領導者,動作標準到位,訓練一絲不茍。記者問起眾人未來的計劃,彭新鍵斬釘截鐵地說,“以后都要做舞獅的”。當記者轉述黃斌武所說“要重點培養他成為高州舞獅的下一代傳承人”時,彭新鍵的嘴邊終于浮現起了稚氣的笑意。
“希望有更多年輕人的加入”,成為不少傳統行業從業者的夙愿。這些年來,黃斌武煞費苦心,總算聚集起了一班心懷熱愛的“雄獅少男少女”;莫軍謀也告訴記者,他非常感激鄉村振興推動下高州龍眼的快速發展,能讓他的兩個兒子都愿意留在家里發展,“要不是龍眼能賺到錢,他們肯定到外面打工去了”。
有了年輕人的幫忙,莫軍謀可以花更多心思在龍眼母樹的護理上面?!澳笜涞臉潺g比較老了,護理工作更需精細,每年樹木的施肥、噴藥除蟲等步驟也越來越繁多,都需要掌握好時間來精細打理?!比缃竦搅斯鞎r節,母樹整個樹冠掛果均勻,果滿枝頭,果粒碩大,品質一流,可收獲果實達到400多斤。
守護者們的汗水,讓傳統行業煥發新生。歷經百年,儲良母樹仍然枝繁葉茂,每年結出香脆清甜的果實;在龍眼樹下,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望眼欲穿,等待自己真正成為雄獅的一天。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