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帶資入場”:業主有了選擇權,物業也有了服務意識
帶資無償投入、墊資只是形式,物業公司具有更明顯的服務意識,將小區基礎物業設施升級改造,作為自身服務內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實現小區物業先期建設“風險共擔”、后續物業及地產增值“收益共享”的目標,推動物業與業主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才是這一系列承諾背后物業服務理念轉換的價值內核。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廣東省東莞市某小區公布了物業選聘入圍結果的公告,入圍的多家物業公司,除了公布各自未來物業收費標準外,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帶資無償投入XX萬,墊資XX萬,用于基礎項目及升級改造;而在公共收益分成上,物業公司未來只占30%,全體業主則將享受到70%的收益。
從該小區物業選聘入圍結果來看,入圍的物業公司均將“帶資無償投入、墊資及公共收益分成比例”作為重點。按照這一模式,物業公司將拿出相當數量的自有資金用于小區維護運營,不僅表現出物業公司在小區維護上主動作為的誠意,也能讓業委會及業主看到該企業讓“小區變得更好”的決心和行動。
物業公司是小區物業服務的服務主體。物業管理公司通過收取業主物業費,同時對物業區域內屬于業主的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商業開發,獲取相關收益,從而保障公司成本投入及運轉。
然而,小區往往沿襲“開發商與物業公司一體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