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生源和教師流失,縣中困境是自然演進的結果嗎?

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學者林小英不認為政策和制度應將更多資源分配給暫時跑得快的人,“如果人生是一場萬米賽跑,學校老師教育這些孩子的幾年可能都不到他們人生的一千米,你怎么能夠斷定這些暫時領先的好學生在萬米終點站時是勝出的?”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2022年4月20日,湖北省襄陽市??悼h熊繹中學,學生在操場上集體誦讀詩詞(視覺中國/圖)

2012年,林小英在深圳富士康的廠區訪談了一百二十多名工人——他們大多來自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平均年齡僅有23歲。問起他們進廠區前在學校過得怎么樣,林小英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不被期待的?!?/p>

林小英畢業于某縣中,從湖南縣城一步步讀書升學至北京師范大學,再到北京大學,最后進入后者的教育學院任教。作為從縣域教育系統走出來的人,回到縣中調研時,她還是被一個數據深深地刺激到——有一座縣城,中考前100名的學生有85人去外地求學。

今天,縣中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優質生源和教師“流失”。那么,被剩下的學生和老師將會面對什么?2019到2022年間,林小英與她的學生們輾轉國內東部、中部、西部等地的縣中調研,將研究發現寫成《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一書,于2023年夏天出版。

最初進入田野調查時,林小英目睹了一所所中學的尖子生流動到別處,剩下茫然的師生。在縣中調研,她最常被問的問題是,“好學生都走了,我們怎么教?”

“如果一個老師只會教好學生,并不考驗他的教學能力?!绷中∮⒄f,“這問題回答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p>

身處縣中的人,對流動有著切身的認識。不止一個人告訴林小英,“以前一個省里,尖子生出在哪所學校是不確定的?,F在幾乎不用猜?!薄盀榱双@得某種確定性,我們早早地人為干預尚未成年的孩子們,不讓他們自然演化。這也打破了教育應該給人帶來的某種希望?!绷中∮⒄f。

“中國兩千多個縣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的受教育狀況關乎我們未來社會的面貌和發展。他們才是中國教育的底色?!绷中∮⒃跁袑懙?。

2021年全國兩會提出要振興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近年來許多地方也推出了各自的“縣中崛起”“縣中振興”計劃。在人人追逐優質教育資源的當下,基礎教育的目標是什么?縣域教育存在哪些問題?我們的教育生態該采取適者生存模式嗎?縣中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接受的教育?對這些問題,我們和林小英展開了對話。采訪中,她不斷提出問句,試圖從中追問出更理想的縣域教育形態。她還多次提到分配正義,強調自己并非追求絕對的公平,“在國內經濟飛速發展了幾十年之后,我們的政策應該更積極地回應老百姓對教育的需求?!?/p>

置身事內——縣中畢業的研究者研究縣中

南方人物周刊:從動念做縣中研究到進入田野,你對縣中的認識有什么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