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馥潔讀《詞則》丨“以我之性情,通古人之性情”
陳廷焯說編出一種富有特色的優秀詞選,絕非易事:“作詞難,選詞尤難。以我之才思,發我之性情,猶易也。以我之性情,通古人之性情,則非易矣?!?/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小磊
排印本《詞則》,鐘錦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清末詞學大家陳廷焯早年編選了《云韶集》(26卷,選詞3434首),但他自己還不是很滿意,于是歷經多年,數易其稿,于光緒十六年(1890)編成《詞則》,分為四集,即《大雅集》六卷,計571首;《放歌集》六卷,計449首;《閑情集》六卷,計655首;《別調集》六卷,計685首。全書共二十四卷,總計收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詞2360首。唐圭璋先生稱《詞則》“凡七易稿而成書。上有眉批,旁有圈識,字跡工整,用力彌勤。同時著《白雨齋詞話》,意圖與《詞則》相輔而行”。是書原為手寫本,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影印本。
《詞則》影印本一出版,我就購置了此書,近四十年間,我多次閱讀、翻閱此書,頗有感受,我讀《詞則》的角度是:
一、把《詞則》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詞選來讀?!对~則》總收詞2360首,歷代的優秀詞作都選入了。而且陳廷焯要編一種詞的優秀選本的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