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全是男性:秦始皇真是“婦女之友”嗎?
與“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相對的,是另一句話“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即如果妻子敢改嫁,那么她在前夫家的兒女,就不允許將她再當作母親。對此,楊寬先生早已指出,秦始皇的這些刻石,表明“隨著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的加強,對于女子的迫害也更加厲害”。
責任編輯:陳斌
近來某導游在兵馬俑博物館解說時,說兵馬俑里面沒有女兵,“正體現出了秦人對于女性的一種尊重和保護”,然后宣稱秦始皇搞“夫為寄豭,殺之無罪”是妻子可以殺死有外遇的丈夫。此事上網后獲贊無數, “秦始皇時期一項特權簡直男人噩夢”“秦始皇給女人的權利”“秦始皇是真的男神”“秦朝完全做到了婚姻自由”之類熱評數以萬計,令人瞠目結舌。
秦始皇是否尊重女性,先看看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知道了。2013年秦始皇陵園發現了十座小墓,墓道填土中發現大量未成年女性散亂人骨,人骨都不完整,“墓道散置的人骨個體是經肢解后埋入這批墓葬中的”。(《考古》2014年7期,第56-57頁)。
在秦始皇看來,女性不過是物品而已,《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宮殿規模巨大,“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女性同鐘鼓、帷帳這些物品被視為一類,因此秦始皇死了,作為物品的女性就被拿來肢解殉葬。哪怕秦始皇的女兒也很悲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