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育的齒輪,徐徐轉動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美育。近年來,全國各地學校的美育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使更多鄉村孩子有了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機會,而在鄉村美育的實踐中,仍然存在著種種難點和挑戰。
被忽視的兒童個體的情感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美育實踐環境受到地域和經濟等限制、鄉村學校師資的專業度整體偏低……都是鄉村美育正在面臨的困境。想要讓鄉村美育的齒輪持續綿長地轉動起來,國家、企業、社會群體的多重力量缺一不可。
一年的時間,可以為鄉村美育做些什么?2022年7月,vivo聯合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中國美術學院教育基金會發起“童畫未來公益計劃”支持鄉村美育。六個月,完成從0到1的美育課程體系研發;一年,建立線上線下的教師溝通機制,為超過120位鄉村教師提供培訓和支持,約4萬名學生直接或間接受益;學期期末,為29所鄉村學校的七千多名學生搭建交流學習和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征集超過2000幅學生優秀作品,并邀請國美專家評委展開評選、線上展覽;7月暑期,“童畫未來”夏令營招募了來自4個省的40位鄉村學生,前往深圳海邊參與一場關于「未來」的暢想之旅??匆娻l村孩子眼中的未來,也看見鄉村美育發展的未來。
轉動齒輪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感興趣、最樂意去投入的一次培訓,”來自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第四小學的施老師回憶起培訓期間的一次作業——去拍一棵自己喜歡的樹。在對國畫中的技法、色彩、意境等表現手法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他決定要“拍出和自己有聯系的一棵樹”。他開始嘗試顛覆以往孤立的、單一的視角,而以更長遠的眼光去看學校后山上的樹木,觀察樹的生活狀態、生長方向,甚至是它過往經歷的一切自然變化。在思考樹木與自己的同和異中,施老師也摸索到了一些屬于自己人生的答案,這令他印象“非常深刻”。
“這個培訓尤其關注人的本性,是一種探究真實自我的教學,”施老師認為這是vivo“童畫未來”教師培訓與其他只聚焦技能和工具的教師培訓之間最大的不同。不僅是在學習怎么畫畫、唱歌,“這場培訓還讓我們從藝術方面了解到了生活、自然,并從中開啟了關于自我、未來的思考”,他覺得這個才是美育的根本。
施老師分享自己在教師培訓中獲得的感悟
隨著國家與社會逐步對美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共識,鄉村地區的美育也開始暴露現有的弊端:教師數量不足、專業化程度低;將美育課程簡單地與美術、音樂課劃等號;現有的美育公益項目較為零散,多為短期的單次活動,不持久……從美到育、再從育到美,作為“育苗者”的教師群體在美和育的相互轉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怎么教、教什么,美育公益亟需在師資培養、課程設計兩方面尋求變革。
為鄉村教師賦能,是vivo“童畫未來公益計劃”的關鍵點。通過培訓為教師們提供了以美術為基底的跨學科知識,來提升鄉村教師的美育理念認知,并為他們賦能美育教學能力。
一套完整、有效、可落地的課程體系,同樣是開放包容的美育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保障之一。圍繞“美的感知與設計”,vivo持續協同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中國美術學院,開發了面向1-6年級學生的“童畫未來”課程體系。從感知自我、審美世界、創想未來三個維度出發,借用繪畫、文學、手工、書法、夏令營等一系列美育實踐活動,讓孩子們發現美、感受美,培養他們對美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孩子們在vivo“童畫未來”課堂上
從整個鄉村美育生態的角度出發,想要達成對美育重要性的共識、全方位調動學校的美育氛圍,校方和教育局的角色也不能缺位。因此, vivo“童畫未來”課程體系中特別開設了鄉村校長研學營。在中國美術學院資深美育工作者的帶領下,來自全國24所項目校的校長和老師在研學營中參觀民藝博物館,參加藝術療愈、中國畫之美等工作坊,在其中了解美育理念,切身感受美育教育的內在價值。通過與其他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對美育教育的實踐問題進行研討和碰撞,校長和老師們也對如何開展美育課程教育有了更開拓的思考和計劃。
深入的師資培養和全面可持續的課程體系是vivo“童畫未來計劃”的支點,也是推動鄉村美育前行的動力,它讓鄉村美育不再停留在一堂美術課上。
撬動想象
在三年級學生唐芯雨的世界里,自由就是美的。
在一片大森林里玩耍、爬到高高的樹上摘李子……她筆下的未來,天是綠色的,房子蓋在樹上,熊貓和宇航員都在天上飛,建筑背后的翅膀讓家和大大小小的星球比肩,未來的家就像她兒時記憶中的野外一樣,無拘無束。她的日記里“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生活中的煩惱再大不過媽媽的嘮叨,而這些用一首歌就能解決?;顫?、天真、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在“童畫未來”的課堂里認識的多樣美好,為唐芯雨內心的童真建造了一座庇護所。
三年級的唐芯雨在玉米地玩耍
五年級的姚佳禹則是在美育課堂上掌握了更多與自然共創的方式,她會把在秋天拾起的銀杏樹葉裹成一朵花或卷成一棵小圣誕樹、為家里陽臺上種植的小仙人掌縫制一幅刺繡畫像,自然中的美是源源不絕的靈感之泉,讓她得以在學校和家庭之外搭建一方自己的天地。
除了手工帶來的樂趣,姚佳禹還找到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旅行方式——畫地圖,貴陽市、六盤水市、畢節市……在遵義市度過大部分時間的她,用畫筆穿過了許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關于未來,姚佳禹創作了一半機器一半人類的未來人類,“未來會有發達的科技,這些強大的科技能夠讓人不再有病痛”,畫畫時她想起了因病離開的外婆。
“老實”,同樣是五年級的盧韻涵這樣評價自己,“成績算中等,最近一次月考考得比較好是因為題目簡單?!敝挥性谔岬较胂罅r,她變得有底氣了一些,“我的想象力挺好的,因為我總能聯想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p>
有關探險的作文,盧韻涵將場景設置在一個雨林神廟里,“我們需要去對付一條長著翅膀的蛇,才能獲得神廟里的寶藏”;在描繪未來的畫作中,場景又切換成了太空中托起城市的鯨魚,“鯨魚很美,而且它可以讓體溫保持在35度,我覺得人能和動物一起生活也很好?!薄巴嬑磥怼钡拿烙n中對自我世界的挖掘和延伸,讓盧韻涵的奇思妙想開始有了一點更具象的呈現。
盧韻涵在美育課堂上創作的作品《太空的鯨》
對于性格不同、興趣不一的孩子們,施老師覺得最重要的是引導和打開。打破孩子們心中關于美的條條框框后,才能讓他們發現和感受到生活中多樣的美好。
但如何將想象變為現實、怎樣創造出自己心中的未來?
在看到孩子們關于未來的畫作后,施老師發現光靠課堂難以消弭溝壑,“有些同學思維上比較僵硬、固定、保守。他們會覺得只有畫得真實才是好的,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畫得不像就不愿意去畫了,不敢去發揮他內心真實的想象力?!币苍S是擔心不被理解、又或是害怕被嘲笑,美育課堂只是撬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如何讓他們不僅敢想,還能擁有去創造的勇氣,還需給予他們更多信心。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條很長的路,要想讓路上變得五彩斑斕,美育很關鍵,”談到美育的重要性,務川四小的肖校長分享道,“在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環境、人、事都會有美的出現。只有我們的孩子有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才會去憧憬更美好的生活,也更有動力去向善向美,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p>
肖校長分享學校在美育教學方面的難題
“vivo童畫未來公益計劃提供了教師培養、硬件設施等支持,確實讓我們的孩子得到了更充足的體驗和收獲,”肖校長坦言,“但是美育相關的實踐體驗、平臺展示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笔艿降乩砦恢?、學校資源和教師專業素養等多方面的限制,想要讓孩子們接觸到更完善的美育教育,徹底打開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與更多元的美育實踐接軌。
可觸摸的未來
在鄉村學校的課堂里,孩子們對自我、對世界、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而在夏令營豐富的活動環節中,他們走進真實可觸碰的實驗室、體驗與家鄉風格迥異的建筑和景色、用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更開闊的延展,離未來也越來越近。
vivo副總裁、首席設計官楊健在童畫未來探訪實驗室活動上分享
相比于古城和公園的戶外探索活動,姚佳禹對這次參觀vivo實驗室的體驗尤其深刻,“平時爸爸媽媽的手機用起來都很小心翼翼,但這里的手機摔了很多次都還一樣新,就像我畫的機器人一樣堅固,太神奇了?!?/p>
姚佳禹和同伴們一起參觀vivo實驗室
“這是vivo實驗室第一次向鄉村孩子開放,”vivo產品開發一部音頻組總監李偉參與接待了這群特別的“訪客”。
總部本次開放了聲音實驗室、品質實驗室、無線實驗室、光學實驗室、5G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特別設置了簡單易懂的科普環節——聽不到回聲的消音室、手機出廠前必經的跌落測試、防水噴淋測試——讓孩子們從有趣的實踐中得到新的知識,“現在的孩子對科技都非常感興趣,但他們在自己的家鄉很難有這樣的環境,我們的實驗室剛好能夠提供這樣的條件,去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p>
在盧韻涵看來,實驗室里的新奇體驗為她的創作提供了許多靈感,在童畫未來夏令營指導老師的鼓勵下,她開始嘗試拋開現實中的場景,全憑想象來完成她的作品,“之前在學校畫的畫,都是那種真實的寫真、和真的物體基本差不多,但是在這邊畫的畫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想畫什么都可以,我最喜歡的一個作業是三角形的雞腿制造機,有手、有腳、有聲音,它可以為我們傳遞信息、打電話,也可以將收到的信息告訴我們,它有叫醒服務,可以每天早上叫我們起床,但聲音絕對是像海綿寶寶一樣?!?/p>
負責帶領務川四小小組的童畫未來夏令營優秀指導老師小智發現,當孩子們提及未來的東西時,通常都是拘泥于現在已有的物品,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不會實現的、不敢放手去創造。
小智老師引導孩子們在創作時打開想象力
“我們所做的美育教育,是為了把孩子們的想象力打開,不要去否定他,我們讓他變得自信,”小智老師不斷鼓勵和引導孩子們敞開想象去創作。
圍繞“未來的通訊設備”這一主題,有的小朋友畫了一頂棒球帽,帽子上面設計了可以帶人逃離危險的飛行器,還有用來投影和視頻對話的攝像小狗;有的畫了一只通訊蝴蝶,蝴蝶能自動跟隨在主人身邊,當你丟失東西它會展示機械頁面幫你尋找……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源源不斷地浮現。
“我們用AI技術,把孩子們的設計稿按1:1還原成一個立體的、像真實存在的產品,讓他們更直觀地看到、感受到未來并不遙遠,”姚老師介紹道,“讓他們覺得我創造的東西就是未來的東西,我們讓小孩子不斷地有這種自信力,能夠讓他們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去抵御一切困難,讓他們永遠都相信自己?!?/p>
童畫未來夏令營師生共創的作品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開放展出
美育沒有門檻,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是vivo“童畫未來公益計劃”的初心。個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世界前行的動力,而美育是激發和培養人們提升創造力和感知力的重要途徑。vivo希望通過賦能老師上好美育課,提升兒童“美”的素養,在助力鄉村振興、普惠教育的同時,也能激發孩子對美的感知力,點燃他們心中的創造力。
從美育課程研發、教師培訓再到夏令營,vivo已經協同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中國美術學院完成了江西場、貴州場、云南場、甘肅場的相關培訓和美育實踐活動。未來,vivo“童畫未來公益計劃”將繼續為上百位美育老師提供系統的培訓課程,給鄉村孩子們帶去特色美育課程和資源,并逐步打造美育共享平臺。通過持續落地豐富的美育實踐活動,為鄉村學校和孩子們緩解美育資源短缺、課程單一、實踐體驗不足等矛盾,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盡情地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vivo高級副總裁謝小林給童畫未來夏令營優秀指導老師頒發證書
生活孕育出了美,當孩子們與美好的人物、景物、事物建立連接,并開始主動地體驗和創造時,一枚獨屬于他們的齒輪便開始徐徐轉動。這枚從生活之美中汲取能量的齒輪,也將推動孩子們走向心中向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