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身體和心靈,是互聯網的垃圾過濾器

與絕大多數互聯網平臺的使用者不同,平臺的內容審核員看到的是互聯網的另一面,他們是各種有害內容的過濾者,而他們所承受的精神壓力甚至創傷鮮為人知。同時更值得追問的是,為什么這種工作不得不大量存在,且規模并沒有隨著技術發展而減少?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李屾淼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與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莎拉·羅伯茨(Stella Kalinina/圖)

專訪《幕后之人:社交媒體時代的內容審核》作者莎拉·羅伯茨

作為商業性內容審核員,梅琳達負責審核社交媒體平臺上用戶上傳的內容。每當遇到用戶舉報的不恰當內容,她就會依據平臺政策,判斷是否需要刪除并上報。

商業性內容審核員的工作節奏很快,一天往往要審核成千上萬份圖片、視頻或文本,內容通常會涉及暴力、色情、騷擾、仇恨言論等令人不適或潛在有害的內容。這些圖文影像會成批出現在任務隊列中,且沒有固定的節奏和規律。

“可能一個暴力視頻后,會收到三個仇恨言論視頻,再收到一個騷擾視頻,緊跟著兩個暴力視頻。你會看到很多惡意,看到人類的陰暗面,而且要看一整天,”梅琳達一位曾在硅谷工作的同行這樣描述道。

“食罪者”是在威爾士和英格蘭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形象。他們需要吃掉擺放在逝者身上的面包,喝掉麥芽酒,這些代表著逝者生前不可饒恕的罪惡。食罪者通常是社區里的窮人,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替死者背負罪惡,從而獲得經濟補償。

梅琳達在這個古老的傳說中找到了自己曾經的職業的影子。

數字平臺的特點是有趣、迷人、容易訪問、永遠在線,商業性內容審核是讓這一切成立的前提之一。為此,這個隱身幕后的龐大群體不得不化身為以身心為濾芯的“食罪者”。只是數字世界的“面包和麥芽酒”愈發難以下咽。有人會因此對人性不再樂觀;也有人開始反思,或許正是社交媒體平臺本身導致了他們審核的這些負面內容的產生,并對互聯網文化和政策背后復雜而病態的一面感到厭倦。

“這份工作損害你的大腦,讓你認為暴力是正常的,殺戮他人、肆意轟炸是正常的,你會看到一個人被轟炸,四肢散落各處,頭和腿飛在空中……我可以跳過那些視頻,但如果質檢部發現了,就會被記過。一個月我只被允許出現三次過失?!?018年在圣丹斯電影節首映的紀錄片《The Cleaners(網絡審查員)》中,一位匿名的內容審核員這樣自述。

莎拉·羅伯茨出任上述紀錄片的顧問,梅琳達也是她的訪談對象之一。羅伯茨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與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2010年起,她開始研究這項“被刻意掩藏的數字勞動”,持續至今。通過訪談分布世界各地,有著不同年齡、學歷和專業背景的商業性內容審核員,她希望能從陰影中拼湊出商業性內容審核的輪廓,并以此為切入點,呼吁改善數字勞工的工作條件,提高公眾對商業性內容審核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和政治影響的關注,以及對信息環境和數字人文的反思。

跟其他技術挑戰不同,內容審核這類問題很難通過投入大量工程師來解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仍然無法滿足該領域的當下需求。相反,隨著人們對數字技術的愈發依賴,反而催生了更多新生的勞動形式。全球以兼職或全職方式從事這項有償職業審核工作的人數有增無減。

羅伯茨將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