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取消公攤”?重慶已經試了21年,香港更徹底
重慶自2002年起就開始以套內面積計價。目前開發商通常會給兩套價格標準,兩套標準的房屋總價不變,套內單價高于建面單價。為了吸引購房者,中介傾向于用建面單價標價。
香港采用“套內面積”計價,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因公攤面積含混而出現的“發水樓”,“發水”就好比買兩斤魷魚,一斤是水。
“‘取消公攤’應是系統性工程,包括圍繞套內面積的一系列稅費政策及配套制度的轉變。如果只是簡單地轉換計價方式,那就只是一個噱頭,沒有意義?!?/blockquote>責任編輯:張玥
香港“創造”了公攤,也把它取消得最徹底。
2023年7月28日,合肥市召開專題會議,提出了十條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新舉措,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第二條,“為避免公攤面積比例過大,要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
在多地紛紛推出房地產新政的當下,合肥是首先提出取消公攤的?!肮珨偂痹缫殉蔀楣姷囊淮笸袋c,近兩年內相關話題屢上微博熱搜。
什么叫“公攤”?公攤面積,一般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共用墻體以及整棟建筑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由于這部分面積測算透明度低,公攤面積一直是一筆“糊涂賬”。
目前,內地購房主要按照建筑面積計價,相當于房屋的實用面積(即套內面積)加上公攤面積。公攤越大,意味著房子的實用率越低?!叭∠珨偂本褪峭苿幼≌凑諏嵱妹娣e計價。
國際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房屋銷售均按套內面積計價。為與國際接軌,十余年里,已有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議“取消公攤”。
2019年,住建部《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但在2022年3月的最新版征求意見稿中,這條已被刪除。2022年8月29日,內蒙古住建廳將“取消公攤面積”列為近期亟須修訂的立法項目建議上報住建部。
針對此次新政,南方周末記者致電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暫無相關政策出臺,后續若有配套政策會在相關網站公布。
實際上,目前在國內已有城市早已取消了公攤,它們是重慶和香港。取消后做得怎么樣?二者有不小的差異。
重慶的“搖擺”
在中國住宅商品化發展初期,允許三種商品房銷售方式:按照套(單元)計價、按照套內面積計價、按照建筑面積計價。2001年,原建設部頒發《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明確了上述三種計價方式,并界定了套內面積、建筑面積及產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