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0億卻被嘲“不講武德”,《孤注一擲》的點映是想點就點?
不是所有電影都敢點映,一旦點映口碑不好,可能就把電影“點死”了。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大規模點映”引發的爭議。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今年暑期檔,國產電影非常給力,《消失的她》《長安三萬里》《八角籠中》《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擲》等電影斬獲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其中據燈塔專業版,《孤注一擲》實時票房突破10億,讓今年暑期檔有望成為史上最強暑期檔。
只不過,國產電影火爆的同時,爭議也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孤注一擲》大爆之后,它的“大規模點映”,引發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有人認為,點映就是想怎么點就怎么點,點映是市場的自由選擇。也有觀眾認為,點映“不講武德”,破壞了其他按檔期公映的電影的宣發節奏,擠壓了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點映的是與非,究竟要怎么認定?是否有更合理的點映策略?
小規模點映無可厚非
電影的“點映”,是相較于正式公映而言的,公映時間就是電影的定檔時間。電影公映之前的市場化放映,都可以稱作點映。電影在定檔之后,如果想要點映,只要向中影做一下申請,就可以在自己擬定的日期和時間段進行點映了。
相較于全國大范圍、大面積的公映而言,點映自誕生起,它自帶的潛臺詞是“小規?!?,即只在有限的區域(比如全國的一些城市),有限的時間(比如公映前一周的周末兩天),有限的場次(只限定在一天某個時間段,影院排兩三場)。
有些電影的點映會稍微擴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