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機場停車場禁止特斯拉入內:怎么看待電動汽車智能化?丨快評
全世界范圍內的電動汽車/智能汽車幾乎都有實現高速聯網、道路感知、車路協同、人機互動、電子導航等功能,這就需要更多的攝像頭、雷達、衛星等感知設備,車主在不經意間就落入了“以隱私換便利”的尷尬處境,付出“個人信息”與“敏感個人信息”泄露的慘痛代價。
因此,相較于公領域的保密工作,電動汽車對私領域隱私安全的侵蝕,恐怕才是更值得重視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岳陽機場的停車場禁止特斯拉入內。8月13日,有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岳陽機場停車場出入口的標識牌上,特斯拉的車標上印著大大的紅色禁止符號,下面“涉密管制區域,禁止特斯拉入內”的兩行紅字也頗為顯眼。岳陽機場一名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確有此事,而且此規定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員工的車也不能進”,有接送需求的特斯拉車主只能“短暫停留”。
8月14日特斯拉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此實現數據存儲的本地化,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產生的數據都會存儲在中國境內,以配合2021年主管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特斯拉也表示“哨兵模式”并非他們獨有,而是智能汽車主流配置。
此次風波之所以引發物議,要歸結于兩大“新聞點”。一是特斯拉的外企/美企身份,二是特斯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