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來了?11月將現新冠感染高峰?醫生回應了
近期,#新冠三陽的人開始陸續出現#登頂熱搜。有的網友表示自己“三陽”的癥狀比前兩次輕,有的則表示“三陽”的癥狀更嚴重。
11月將現新一輪新冠感染高峰?
此前有專家推測,按照免疫力周期推測,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現在今秋11月左右。這種說法是否可信?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內科主任孫志佳對此持觀望態度。他表示,這種說法有一定依據,新冠疫苗抗體一般能夠保持六個月以上,從五月份的“二陽”高峰推算,大概到11月抗體消耗完畢。
“但抗體存在時間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另外病毒之間有相互競爭關系,目前來看,新冠病毒的致病率和傳播力呈下降趨勢,11月秋冬之交,不排除流感病毒占主要優勢。加上新冠致病力減弱,癥狀跟流感相似,很多市民未必會測核酸,即便測了也可能因為長時間沒做操作不規范,或檢測產品不在有效期內,出現‘假陰性’‘假陽性’,因此統計數據真實性也有待考證?!?/p>
癥狀以發熱、咳嗽為主
近期,新冠病毒變異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將EG.5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
據悉,世衛組織通過評估病毒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和變異能力等,將變異株分為“監視下的”變異株、“需要留意的”變異株、“需要關注的”變異株三個類別。
孫志佳發現,7月以來,呼吸內科接診到的自述“三陽”患者集中在中青年,以發熱、咳嗽等輕癥為主,數量不到20例,基本門診處理,無一重癥。
而且來院的新冠患者,明顯沒有之前那么焦慮,相對平常心對待?!八麄冏詼y陽性后來醫院,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醫生幫忙對癥用藥?!?/p>
“三陽”人群如何用藥
針對“三陽”發熱、咳嗽癥狀,中醫是如何辨證論治?
孫志佳表示,自己在臨床上用銀翹散、新加香薷飲這兩個中藥經典方較多,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增減中藥,比如咳嗽多就加些川貝、杏仁等止咳藥。
“很多市民發熱咳嗽,在家吃藥也自愈了,比如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小柴胡口服液,風熱用連花清瘟等?!?/p>
夏秋轉季流感高發,如何防范與新冠疫情疊加?孫志佳建議:
第一,慢阻肺患者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不僅可以預防流感的發生,還能減少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數。
大部分流感出現在流感疫苗注射后半個月才能產生抗體,所以建議在流感流行季節到來前進行注射,達到預防目的。我國9-10月是最佳的流感疫苗接種時機。
第二,哮喘患者感冒后應盡快對癥處理。接觸變應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誘發哮喘急性發作。因此哮喘患者,尤其是兒童及中重度哮喘患者,更要注意防護。
第三,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作息有規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有好的精氣神。
高危人群、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除了及時接種疫苗,去人多的地方還是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必過于焦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