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全國財政收入66230億元(不含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的505億元),增長8%;全國財政支出76235億元,增長22.1%。全國財政收支差額9500億元通過發債彌補。

3月15日,新華網受權播發了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報告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一)當前我國經濟財政形勢

    2009年我國經濟發展既面臨嚴峻挑戰,也蘊含重大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全球經濟增長減速與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疊加在一起,短期困難與長期矛盾相互交織,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加大。財政是國民經濟 運行的綜合反映。2009年財政將十分困難,收支緊張的矛盾非常突出。從收入看,受經濟增長減速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困難增多,企業效益下降,財政收 入來源明顯減少。同時,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行結構性減稅。近幾年財政收入增長快有特殊因素,這些因素2009年減少或沒有 了,也加大了財政增收的難度。從支出看,增加政府公共投資規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三農”、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 重點領域,緩解部分行業和企業經營困難,支持災后恢復重建等,都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力度。財政支出基數較大、剛性很強,也增加財政支出壓力。在看到困難的同 時,也要看到我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改革開放三十年建立了良好的物質、技術和體制基礎。工業化、城鎮 化快速推進,形成巨大的需求潛力。社會資金充裕,勞動力資源豐富。中央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經并將繼續有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從而為財政收入 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財政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總體要求

    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央提出2009年要把保 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圍繞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的要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2009 年財政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 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實行結構性減稅,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財稅制度 改革,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促進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加強財政科學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績效,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 快發展。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著力加強重點建設。這是進一步擴大 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措施。在2008年年末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災后恢復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資1040億元的基礎上,2009年中央政府 公共投資安排9080億元,增加4875億元,其中:農業基礎設施及農村民生工程建設2081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493億元,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 建設713億元,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金1300億元,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680億元,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及服務業發展452億元,鐵路、公路、機 場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2317億元。

    二是推進稅費改革,實行結構性減稅。結合改革和優化稅 制,實行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擴大企業投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全面實施消費型增值稅,減輕企業稅負,促進企業增加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投 入。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公平稅費負擔,推動節能減排。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繼續執行2008年已實施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 準、調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取消和降低部分產品出口關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并改為單邊征收、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和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利息個人所得稅、 降低住房交易稅收等一系列稅費減免政策。預計2009年將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促進消費需求。調整國民 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充分發揮財稅政策作 用,增加財政補助規模,重點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進一步增加對農民的補貼,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四項 補貼1230.8億元,增加200.4億元,增長19.4%,支持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春節前向城鄉低保等 困難家庭發放一次性補助,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補貼和生活補助標準,安排資金2208.33億元。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 度改革。同時,增加財政投入,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實施家電和汽車下鄉補貼政策,增加糧食、石油、有色金屬、特種鋼材等重要物資儲備,安排資金 1033.41億元。

    四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農 村改革與發展,中央財政用于“三農”支出安排7161.4億元,增加1205.9億元,增長20.2%。著力保障和改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