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參與網絡詐騙涉嫌幫信罪:給家長敲響了警鐘
所謂的手機Q,大致流程是這樣的:詐騙團伙在各種平臺發帖找“兼職”,初高中學生入套,跟騙子學習。然后,未成年人用一個手機撥打騙子給的號碼,另一個手機開QQ語音,騙子通過QQ語音進行詐騙。某種程度上,詐騙犯罪分子,利用QQ傳遞詐騙信息,一方面是因為青少年容易上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青少年不用負責。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公安機關破獲多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其中一起案件中,涉案42人均為在校學生及未成年人。這些未成年人,在QQ上與詐騙人員達成協議,通過“手機Q”撥打詐騙電話,獲取傭金實施犯罪活動,還發展其他未成年人加入,幫助境外詐騙人員撥打詐騙電話4000余條,先后獲利15萬余元。
所謂的手機Q,大致流程是這樣的:詐騙團伙在各種平臺發帖找“兼職”,初高中學生入套,跟騙子學習。然后,未成年人用一個手機撥打騙子給的號碼,另一個手機開QQ語音,騙子通過QQ語音進行詐騙。
簡單地說,你接到的詐騙電話,不是騙子直接打給你的,而是通過未成年人的手機QQ播放給你的。按照QQ語音通話時長結算,目前的行情大概是一小時200-300元。
如果是成年人,這樣的行為肯定觸犯了幫信罪。2015年8月的時候,刑法修正案增設了這個罪名,主要針對網絡電信一類詐騙案件?!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