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的安吉利科丨飛鳥與繁星
“人世中的憂郁只是陰影,在它背后伸手可及之處有喜樂。抓住那份喜樂吧?!?/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安吉利科濕壁畫《天使報喜》。
有的畫作,一下子抓住你,你目不轉睛,沉浸于它的獨特靈氛。不需有繪畫技藝,不必了解畫作背景,甚至忽略它的作者。我第一次“讀”到這幅《天使報喜》,就是這樣的感覺——
故事是被無數畫家描繪過的:天使加百列來向處女瑪利亞報喜,說她必感圣靈而懷圣子。畫面四分之三為敞開的拱廊,由羅馬圓形拱券及細廊柱構成,疏朗通透,簡樸大方,與廊外的青綠草地、蔥郁森林相接。拱廊地面為土黃色,廊柱與墻壁面光處是白色的,背光處則為深淺不一的褐色,色調優雅,光線柔和。拱廊內,左側是加百列,金發、粉衣、五彩之翼向后伸展,上身前傾,左腿前跨、屈膝,顯示他匆匆從外入內,雙手交叉胸前、含胸前傾,充滿謙卑與虔誠;瑪利亞坐在右側板凳上,肉粉色內裙外披藍袍,頭微微前傾,胸部向內斂收,雙手交叉,她正虔誠傾聽、領受天使傳達的圣意。天使與瑪利亞相對前傾,構成了“傳”與“受”的動感;瑪利亞的藍袍與加百列的粉衣對比,五彩之翼更添活潑,圣靈之光不是如其他畫作以鴿子或金光顯現,而是借廊柱微微泛著白光顯現出來。整個畫面明朗生動,運筆精確而稚拙,去除了哥特藝術的神秘陰郁,加百列是個皎潔的青年男子,瑪利亞有處女的羞怯,人的情緒流淌畫中。靈動、純粹、柔和、透明,如浪漫的少女,自然靈動卻不膚淺,人性而不世俗,肅穆而不神秘,寧靜卻又喜樂,詩性的抒情,古典的優雅,樸素的虔誠,在這幅畫作中同時呈現出來。你會被它打動,卻是難言的。
我先被這幅畫打動,然后才知道,它的作者是安吉利科(Beato Angelico)。
安吉利科并非畫家本名,他原名圭多·迪·彼得,1387年(有說1395年、1440年,本文以他墓碑前介紹為準)生于佛羅倫薩托斯卡納地區;1423年,他加入菲耶索萊修道院,成為多明我會一員,被稱為若望修士,已創作了不少手抄本裝飾畫和祭壇畫。1436年,他與哥哥隨大批修士一起,遷往佛羅倫薩新擴建的圣馬可修道院,開始創作大量壁畫,由此獲得聲名。他的畫,純凈和虔誠,如天使之杰作,人們因此稱他為Fra Angelico,意為“天使兄弟”。安吉利科,這位內向、寡言、性情肅穆的修士,被認為是繪畫界的天使。
當我誤打誤撞走進佛羅倫薩圣馬可修道院時,竟驚喜地看到了這幅《天使報喜》的真跡。
薄伽丘在《十日談》中贊美喬托是“佛羅倫薩的榮光”,他自己與但丁、彼特拉克這文學三杰,又何嘗不是“佛羅倫薩的榮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