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家唐立梅:“表白時不要說月亮代表你的心”
接觸科學的世界后,她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從小我有這么多認知,那該多好呀”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唐立梅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蛟龍號首位大洋深潛女科學家,同時兼具大洋深潛與南極科考經歷的第一位中國女科學家,2023年7月20日獲評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
一個地質學家每天早上在河邊跑步時,她在想什么?
唐立梅看著林蔭道旁的樹,透過鏡片,她琢磨的不是綠葉的形狀或樹皮的紋路,而是“中生代的時候它是什么樣子”。還沒來得及得到完整答案,她的思緒又立刻發散到“中生代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而我們每天早上都在吃恐龍蛋,雞也是恐龍的一支”。
來回跳躍的視角在她腦海中的演播臺不斷切換,有時具象有時宏觀?!叭f物同源,樹也是碳,我們自己也是碳基生命,也吃碳水化合物,火化之后也是一堆骨灰。草木皆灰,我們和一堆樹的灰也沒什么區別,都是碳?!?/p>
她語調歡快,如果“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真有其畫面,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忙于跟遠古的地球交流,發生在身邊的對話往往令她無暇接茬?!拔覐膩聿粺o聊,因為有太多事情要想了。我現在很怕無效社交,覺得耽誤思考的時間。尤其是跟我爸,每次他問今天要做什么菜,或是那個菜多少錢一斤,唉,這些我都不想回答。我就說你看著辦,1000塊以下的不要問我?!?/p>
日常生活中“不近人情”,但面對一些遙遠的事物,她又極其感性。一次在蔻享學術(一家以學術視頻傳播為主的科研網絡平臺)上聽到中科大教授薛永泉關于黑洞的講座,還沒跑完步的唐立梅忍不住愣在路邊淚流滿面,“我以前理解的黑洞就是一個無底洞,但其實黑洞是一顆暗星,是一個非常知名的天體。它只是因為引力的無限大,到了視界范圍之內,光都無法逃逸?!?/p>
她感受到獲得新知的喜悅和宇宙的浩瀚,隨即又發揮段子手本領,想到一些好玩的事情:“我解鎖了分手新方式,以后不要隨便說我們倆分手了,要說我要去黑洞了,這才是宇宙級訣別;表白也不要說月亮代表你的心,因為月亮每年以3.8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越來越遠。怎么代表你的心?”
接受采訪時的唐立梅一襲花裙,笑眼盈盈,看起來更像是言情小說家而非固有印象中那類泡在實驗室里的嚴肅科學家。她輕輕扭過頭,用仿佛收到人生第一束花時的甜蜜神態回憶那些幸福,“《三體》也是我跑步時聽完的,還有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也寫得非常好,量子化好浪漫?!?/p>
在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十幾年后,這些沒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