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鷗行:有色人種作家的作品有超越報告文學的價值

在王鷗行的觀察中,對第一代來美國的東南亞僑民而言,能活著就是一種榮幸。第二代大部分迷失在對向上流動的焦慮中,致力于成為醫生、律師、商人、工程師……許多人推遲甚至取消了他們的寫作夢想,但他們已不甘心只是活著,哪怕是富裕地活著,他們想要被看到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受訪者提供/圖)

在美國文化圈,越南裔作家Ocean Vuong(王鷗行)早已名聲大噪。2016年,他的首部詩集《夜空穿透傷》(Night Sky with Exit Wounds)被《紐約時報》選入年度十大圖書,同時還獲得了前進詩歌獎和T·S·艾略特詩歌獎的認可。時隔三年,他又交出了由企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大地上我們轉瞬即逝的絢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中文版于2023年6月出版)。這一次,贊譽有增無減。

各路書評人爭先恐后、滴水不漏地夸贊,有人緊扣這兩種體裁,稱他為詞語鑒賞家,說他的小說處女作和他的詩歌一樣“抒情而令人難以忘懷”,某些詞句具有他寫得最好的詩歌中那種“幻覺般的精確性”和“尖銳的脆弱性”;有的玩文字游戲,感慨這部自傳體小說標題是“轉瞬即逝的絢爛”,內容卻令人長久驚嘆;有的干脆拋開文本,用情緒化、私人化的總結來表達閱讀過后的欣賞與激動,將它比作2019年5月31日沃爾特·惠特曼誕辰200周年前后“我們能收到的最好禮物”,“當一本書有能力讓我愛上其間的人物,當我去買雜貨、看Netflix(奈飛,流媒體播放平臺)和支付賬單時,這些角色仍在我的腦海中嗡嗡作響,那么我就可以放心地稱其為‘偉大’?!?/p>

但“偉大”的故事往往難逃一個悲劇的開始。

“我們的家鄉是太平洋”

幾代人的命運化作寥寥數行詩?!耙幻绹勘倭艘幻侥限r婦。因此,我的母親存在。因此,我存在。因此,沒有炸彈=沒有家人=沒有我。/ 哎呀?!?/p>

王鷗行兩歲時被家人帶著逃難到美國,與六名親戚共住一套一居室公寓。那時他還不叫Ocean,不識字的母親最初想用武打明星“成龍”來叫喚這個瘦弱的男孩,到美國后,也許是為了紀念丈夫離家后的新生活,連名字也取了新的。很久以后,她告訴他,選擇海洋Ocean是因為,“就像太平洋一樣,我們并不真正居住在美國或越南;我們的家鄉是太平洋。就像那片廣闊的水域一樣,我觸及兩個國家,但又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p>

在那個蜷縮的空間里,沒有閃耀的圣誕樹,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甚至在Ocean 11歲以前,家中都沒有人懂得如何閱讀任何文字。視線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